案例

 

  求助者,男性,22歲,獨子。

  求助者父母都是領導幹部,年輕時工作忙,又分居兩地,屬於晚婚晚育。對兒子格外疼愛,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唯恐他受到傷害,生怕他哪裡有什麼不正常,沒有及時被發現,造成不良後果。兒子運動後說心慌,馬上就去醫院查心電圖,兒子說餓了胃裡不舒服,就帶他去查胃鏡。為防止意外發生,或萬一發生意外時家長不在場,鞭長莫及。為了保險起見,兒子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本地。

    兩年前,兒子大學畢業,一家人出去旅遊,想鍛練鍛練他。第一次買的是一般的火車票,人多擁擠,空氣不好,結果一上火車,兒子就渾身發抖,喘不上氣,大汗淋漓。趕緊下車,過了一會兒,恢腹正常。住了幾天,買到快車的票,條件好,沒想到一上車又出現上次在火車上的症狀,下車後又消失了。此後再要外出,堅決不坐火車,都是爸爸用自家的車往返接送,現在一提火車就緊張,連火車站附近他都不願去。

  孩子聰明好學,善良,但內向,腼腆,業餘愛好不多,就是願意看書。中外名著看了不少,自己覺得應該到社會上闖蕩闖蕩,但現在出師不利,自己很痛苦,埋怨家長對自己太多保護,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

 

案例

 

  求助者,女性,34歲,已婚,職業為會計。

  求助者因害怕別人在自己面前吸烟而來求助。自己的丈夫本來也吸煙,並未成為二人婚姻的障礙,但自從去年父親因肺癌去世後,想到父親的病可能和吸烟有關,就開始對"烟味"特別討厭。一開始時,嗅到烟味時要咳嗽,盡量迴避,逐漸發展到一嗅到烟味就要"哮喘",呼吸困難,有時有要憋死的感覺。為此,多年吸煙的丈夫戒了煙,朋友到她家來,都不能吸煙,辦公室的同事諒解她,辦公室也成了"無煙辦公室"。最近症狀加重,看到電視上有吸烟的鏡頭,也要犯"哮喘",甚至看到烟盒也感到不舒服。有時感到烟味在處不在。因而不想上街,不想上班,很苦惱。

 

   該求助者雖然表現為對煙的過敏,但實質上是對吸煙能引起肺癌這一現象的恐懼。恐懼的心理又轉化成為一種哮喘的軀體症狀。去醫院檢查,認為是心理問題,遂來諮詢。

  以上兩位求助者的症狀符合恐懼神經症的三條標準,故可初步診斷為恐懼神經症。

 

  恐懼神經症

 

    (1)特點:

1.害怕與處境不相稱。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3.對所怕處境的迴避,直接造成社會功能受損害。

    (2)主要種類:場所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特殊恐懼症

    (3)鑒別診斷:如果害怕得病,要與疑病症相鑒別:疾病恐懼症病人只害怕得一種病,無求醫要求;疑病症病人對健康過分擔心,四處求醫。如果出現強迫觀念,要與强迫性神經症相鑒別。如果出現抑鬱症狀,要與抑鬱神經症相鑒別。

 

(作者為中國國家級心理諮詢師)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