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求助者,女性,36歲,未婚,職業為美容師。求助者因腹痛半年,屢治無效,近半月來失眠心煩而來。

  心理諮詢師和求助者有如下對話:

  求助者:醫生,您看我的氣色怎麼樣?

  心理諮詢師:您的氣色看起來很好。

  求助者:很好?沒有面黃肌瘦嗎?

  心理諮詢師:沒有,看起來很正常。

  求助者:那您再看看我的舌苔。(伸出舌頭)

  心理諮詢師:舌苔也很正常。(確實很正常)

  求助者:再看看我的眼珠子有沒有發黃?

  心理諮詢師:沒有。

  求助者:那試試脈搏嗎。

  心理諮詢師:(把試脈搏)脈率1分鐘70次,很均勻有力,沒有什麼不正常。

  求助者:可是我有消化系統的毛病。我看書了,書上說有消化系統毛病的人會面黃肌瘦,舌苔改變,有的眼珠子還會發黃。最近我又有些心慌,您發現我有什麼不正常?

  心理諮詢師:脈搏很正常。您消化系統有毛病?去醫院檢查了嗎?

  求助者:有時腹痛,大醫院都檢查遍了,能做的都做了。大夫說胃鏡檢查就是有點胃黏膜充血,診斷為"淺表性胃炎",給開了些藥吃,一點也沒有效果。有的大夫說"胃炎"應該是上腹疼痛,但我是下腹痛,而且位置很不固定,有時左邊,有時右邊,串來串去,沒有個準地方。偶爾有稀便,醫院做了結腸鏡檢查,也沒查出什麼,大夫說可能是"刺激性結腸炎"。已經折騰了半年多了,到現在花了一萬多元,也沒有個準確診斷,我很著急。總怕是得了"癌症",早期查不出來,把病給耽誤了。我想再去大城市查查,我總想有病怎麼會查不出來呢?還是技術水準不夠。家裡人也催我,趕快把病治好,都這麼大了。越催我越心煩,最近半個月失眠,開始吃點安眠藥還管用,現在也不行了。弄得我生意也懶得做了,有大夫建議我看心理醫生,這和心理有關係嗎?

  心理諮詢師:有些病的確和心理有關係,您剛才說家裡人催您說"都這麼大了"是指您的婚姻大事嗎?

  求助者:您怎麼知道的?

  心理諮詢師:您看,您在登記表上寫著36歲,未婚,家裡人能不著急嗎?

  求助者:著急也不是一年半年了。這一年來,也不知聽誰說的年齡大了,生孩子會難產,就一個勁地催我找對象結婚,但我就是不想結。

  心理諮詢師: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您本人條件不錯,却不想結婚,一定有您的道理吧。

  求助者:和誰結婚?男的碰碰我,我都會起鷄皮疙瘩。

  心理諮詢師:討厭男性?

  求助者:雖然說不上討厭,但不能談婚姻事。我自己就是個男孩子脾氣,怎麼能和男人結婚?我喜歡和女孩子接觸,所以做美容這一行,真要談結婚,我倒想找個女孩子和我過。有人說我這是"同性戀",您說我是嗎?這些話,可不能和我父母講,他們知道後非氣死不可。

  心理諮詢師:我肯定為您保密。

 

 

  對該求助者,疑病症的初步診斷是可以成立的。她表現出對身體的過分注意和感覺過敏,懷疑自己得了癌症,各種檢查不能動搖她對"疾病"的恐懼,交談中注重的是"診斷"而不是治療,等等。疑病症者出現一些情緒反應是很常見的。

  對本例還有兩點要說明的是:

一是有些臨床醫生為了對病人的求治要有個"交待",會勉强地做出一個診斷,但又不做深入細緻的說明,這無疑會加重甚至造成病人的疑病傾向。

二是父母不明內情,逼迫結婚引起求助者的內心衝突,可能是導致本例求助者"腹痛"的原因,而"疑病"所導致的反複求醫可以理解為是對父母施壓的一種"反抗策略"。

 

案例

  求助者,男性,45歲,已婚,在外國企業工作,因焦慮不安求助。

  求助者在一家外企駐某市辦事處負,已十餘年。老闆為美國人,常住美國,有時來本市。經營業務的內容是在本市組織貨源,用集裝箱海運到美國銷售。

    妻子是中學教師,夫妻感情好,女兒正在上高中,學習優異。

前幾年生意好做,自己的薪資較高,房子車子都有。近一年來生意有些難做,老闆似有不滿之意,但是市場變化很複雜,自己雖然很努力,也不盡如人意。逐漸感到生意不會再有起色,憂心悶煩。有時擔心貨運船會不會中途沉沒,又擔心美國老闆會突發某種疾病不治身亡。有時想然現在夫妻恩愛,等到將來退休白鬆蒼蒼,妻子仍然貌美年輕,可能會離婚再嫁,又想到女兒考上大學後要面臨工作就業和談婚論嫁等諸多困難,自己如何應付得了。

    頭痛、失眠、心慌、胸悶、煩躁,半夜醒來經常是一身大汗,坐立不安,吸烟量明顯增加。睡不著覺時就只好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既怕影響家人的睡眠,也擔心樓下的鄰居有意見,但自己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到醫院檢查,查不出什麼病來,服用安定有些效果,但又怕長期服用會成癮。

 

歸納求助者的問題表現為:

(1)有焦慮的情緒體驗,其基本內容是對未來的擔心和害怕,而這種擔心和害怕並沒有事實的依據。擔心的內容很廣泛,想到什麼就害怕什麼,是很典型的"漂浮式"或"自由式"的焦慮;

(2)有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症狀,表現為心慌、胸悶、出汗;

(3)有運動性不安(走來走去,坐立不安)。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已超過半年,故可初步診斷為廣泛性焦慮

 

(作者為中國國家級心理諮詢師)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