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d55e87b79e2618b07e215af9c0ff947

 The gate of Great Ocean Road

 b7624c1302ac9b498b8fba982569089b Noobie

 fb3b82b87c98ba80abcf9b45cfee6674

 Noobie

 

   維多利亞省的整個海岸線地形十分多變,有的平坦,有的山脈沒入海中,形成奇特的海岸地形,如維多利亞省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這一帶的海洋風化侵蝕地形最為劇烈,有最美麗的海岸線,結合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特色,既可遊覽澳洲最粗獷的自然雨林與海岸侵蝕地形的原始之美,亦可深入體驗澳洲百年渡海移民的古老文化,為全澳洲最熱門的旅遊路線.大洋路東起維多利亞省吉隆(Geelong),沿著海岸到西澳省,美得令人凜息驚豔, 令人目不瑕給,舉世罕見,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十二使徒岩”(Twelve Apostles),鬼斧神功,渾然天成,而每一處海岸景點都有一引人入勝的傳奇與淒美的軼事.

    到一家青年旅社,選擇某個大洋路的旅遊團,該團從墨爾本阿德雷得,行經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一路上以渾然天成的風景見長,鬼斧神功的自然奇觀著稱.打通電話,隔天就有專車來接送.

  三天市內觀光結束後,男主人陪我走到集合地點.一名英國人也在場等車,但車子遲遲不來,我們只好繼續等,一邊聊天.我好奇地問他:”What do you do to make a living in Australia?”(你在澳洲靠什麼為生?)

    “I am writing on music.”(我寫音樂的文章.)這名英國人在澳洲靠寫音樂的文章為生,英鎊對他來講到是很管用.聊了不久,他無心談天殺時間,我相信,他不太喜歡跟講外國腔的外國人談天.車子來了,向接待家庭的男主人揮揮手,上了車,依依不捨的告別了友人.

63546f28352a7e9d4ed354b4932a2e28My tourist group contains members from USA, Taiwan, Holland, Germany, England, France and South Korea.

  小型遊覽車後面拖著行李箱,裡面載滿了各國的觀光客,以歐洲人為主,包括德國、荷蘭、瑞士、法國、英國、美國等;只有兩名亞洲人,我台灣人和一個韓國女子.歐洲人彼此打成一片,玩在一起,到是與我們亞洲人疏遠,可能是她用英文不易溝通之故.

  為求玩在一起,我主動幫忙打點雜務,諸如分配茶杯、倒開水等,力求和大家一起鬼混.稍為熟了一點,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國藉,他們知道我是來自台灣,就問到:”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aiwan Independence?(你對台獨有什麼看法?)

  我說:China  has no democracy, freedom, and they are dirty.  So the answer is obvious.  We don't want to be united as one.  But for the most Taiwanese people, they prefer to remain the status quo.(中國沒有民主自由,且環境髒骯.所以答案明顯.我們不想統一,但就大部分的人而言,他們偏愛維持現狀.)”

   同團的成員只是關心一下台海國際情勢,無心深入瞭解.

 

     One "Apostle" was collapsed, so it has only 11 ones.

513cdc4f3dea4e447833f9a138d07758 12 Apostles

 f1b1d45fa8cc4d8e0590a25597f4558e

 12 Apostles

 

35c840c556c63bc3f51b7c1463b8a105

 12 Apostles

 cdc187df34697e73ecaff2af01b653fa 12 Apostles

 154f8f0828ddcb416b12e390bbe4025d

12 Apostles

695cce7f700badb9c377daf8f57d3a43The beginning of an "Apostle".

  十二使徒岩(Twelve Apostles)12座海上巨岩,高數十公尺,矗立在高聳斷崖外數十公尺的海上,如聖經中耶穌的十二門徒,因而得名.數百萬年前的海底沈積岩隆起而造成,經過數百萬年的風蝕雨化,與陸地分離,終於形成舉世聞名的“十二使徒岩”.懸崖下方的巨浪怒拍著海岸,形成空谷迴音,如天籟般,雄渾懾人.站在海邊,與巨岩照像,更覺得人的渺小,巨岩以“拔海擎天”之姿,向崇尚偉大的大自然人士,發出怒濤拍岸的呼喚.

  我用力摸一下礁岩,發覺很脆弱,原來海水侵蝕這種硬度的岩石,每年約一公分到十公分不等. 現今,其中一座已崩塌,只剩11座,但名稱仍不變.

ed2dbeb8d243cb6fcc05b50fd2a18e77 Loch Ard Gorge

  由“十二使徒岩”向前約二公里,就是阿爾德灣號峽灣(Loch Ard Gorge).“阿爾德灣號”是一艘帆船的名稱,1873年在英國下水,1878年3月2日載了52名旅客、船員和貨物,駛往墨爾本,在六月一日行經附近的莫頓海鳥島(Mutton Bird Island)時撞上石礁,船上50人罹難,僅有一名十八歲的湯姆.皮爾斯(Tom Pierce)和同年齡的女孩伊瓦.卡麥克(Eva Carmichael)生還,兩人被沖到阿爾德灣號峽灣附近,湯姆救起伊瓦,再到峽灣頂上求救,之後湯姆.皮爾斯榮獲英國皇家學院的授勛,人們為紀念這場悲劇,就以這艘船的名稱為這峽灣命名.這樁海難事件並沒有發展後續事件,僅存的一對男女也沒有發展出愛情故事,結為連理.

  此一峽灣口的地形十分奇特,海水的侵蝕,峽灣口很尖狹,峽灣內部卻是個大海灣,站在崖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海浪以巨雷之聲,長年沖刷礁岩,海灣的侵蝕速度竟比峽灣口還快.

94a50b2fdced57b22103fc7f833ad584 London Bridge

 ac26cdef1126aead7d08896c3d351754 

 cbab5ffa5180caa29a2fedd8a6c55d9b

  阿爾德灣號峽灣(Loch Ard Gorge)向前行十公里,就到倫敦大橋(London Bridge).原本它是和大陸相連的海岬,1990年夏天,橋墩被沖垮,只剩一段岬角矗立在海上,變成島嶼,當時有兩名遊客被困在島上,隨後以直升機救回陸地.每年侵蝕一到10公分的速度,沖垮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後人們就以英國童謠“倫敦大橋要倒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來命名.

1d6579900fbd4c6c0dca6446665e1bf9

 Martyr Bay

 ecfe83d3385c0f86fc9d172b5ac084ee

 Island Bay

 b4c9569b184e9beac536a5ed2a928b4f

Island Bay

c662bb347ef42340c66c56823b19ec9c Island Bay

 

  我們還到暴君灣(Bay of Martyrs),灣內有海島和岩柱,以及島嶼灣(Bay of Islands),有最美的岩柱群.這裡的地質形成的原因,與“十二使徒岩”的原理完全相同,都是海水不斷入侵,風吹日曬雨打的速度不一,逐漸形成地理奇觀.

  玩到後來,底片不足,錯過許多自然奇觀,無法化片刻為永恆,殊為可惜.

cave12.jpg Cave

 cave11.jpg Cave

 cave10.jpg

Cave

 

  清新的攝影小品,我們目睹許多被淡忘的真諦重新浮現,許多疲乏的思維再度恢復活潑彈性.有意無意間,在此發現古今海洋的珠璣作跨時空的呼應.

abrupt.jpg Mt. Abrupt

 mackenzie.jpg

 Mackenzie Fall

 

葛雷姆匹恩斯(Grapians)

8664e231e6e1a7d95e0d6039194e145e Grampians

 79b25f124418d2b72ef5bba4426b1286 Grampians

 2e53b6b1109354d39f6ccdc9bb027dc5

 Grampians

 

998aaa82599e9b23ce28c6336db9decf Grampians 

 436e5dd7ce4878d1b27b80b340237293

 Grampians 

 

  4,000,000年前,地殼變動,隆地山脈,形成今日的葛雷姆匹恩斯(Grapians),位在大分水嶺(Great Dividing Ranges)的西南部,因千百萬年來的風蝕雨化,而刻畫出奇岩聳立和瀑布飛泉.早年這裡是原住民的居住地,至今仍保留許多原住民的文化.

051e94a42ee5913468735311e6f90a98 

Jaw of Death

 1e20092a23eabf43458030df72527a8a

 Sitting on the tip of Jaw of Death

c00b9a11bae8f288dea1b8837d203ca3 Standing on the upper jaw of Jaw of Death

6e29507637ec8a6a0047e438cfc2bd44

  Jaw of Death 

  賀思蓋(Halls Gap)葛雷姆匹恩斯的旅遊精華,富有各種懸崖峭壁的景觀,以及熱帶雨林、瀑布飛泉、湛籃的湖泊等,景色優美,美不勝收.俗稱“窗台”(Balconies)的奇岩,是從山嶺中水平伸出的巨岩,如上下顎,配上眼睛,簡直就像是怪獸的頭,為賀思蓋最出名的觀光地點.

  我體力不錯,以前又參加登山社,在山路上疾走對我來說,不是難事,看起來有點像是奔跳的袋鼠,而我又特別敢冒險,敢直立在懸崖旁,英勇的行徑不斷的上演,旁人看在眼裡,會為我擔心.也難怪有一名團員對我說:“You are a nut!”(你瘋了!)

  同團的韓國女孩來澳洲學語文,她交了一名瑞士藉男友,如此可以練習說英文.我問她:”How do you say hello in Korean?”(怎麼用韓文問候?)她說:”An – Neo”

  玩了幾天下來,彼此有點感情,我後來想跟她照一張像,她卻不答應,讓我感到她行為不大方.如此一來,她用什麼態度對我,我也用什麼態度待她.於是我和她,兩名亞洲人,外觀相近,有地緣關係的,各和各的夥伴打成一片,不玩在一起.最後,我一直不找她聊天,換她主動來找我談天.

  晚上,我們玩玩團體遊戲.我介紹一種遊戲,稱為“七”(Seven).玩法為,從某個人喊一開始,旁邊的人要喊二,下一名喊三,如此類推,凡是遇到七,七的倍數,或是數字中有七者,該名就以手拍大腿,並且報數字的順序改變,由順時針變為逆時針方向.結果大家玩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又改玩其他的遊戲.最後,一些不睡覺的在一旁猛講鬼故事,我很想跟他們一起講古,一起胡說八道,但我的英文能力實在不足以跟人鬼混,只好乖乖回床睡覺.

  隔天在麥茲休息站(Maits Rest)停留一下,這裡滿布以黑檀木為主的原始森林,由停車場旁的林間步道走,可以進入原始雨林享受森林浴,林內生意盎然,洋溢著原始洪荒的氣息.對亞熱帶的人們而言,這裡就不足為奇,因為這景觀是我們熟悉的.

  我們到肉類市場買大塊肉片,準備烤肉.十餘人生火烤肉,有吃有喝,真是人生一大樂事.青年男女玩在一起,不亦樂乎.

  最後,行程結束,大家要各奔前程,有人要到阿德雷得(Adelaide),有人要到墨爾本(Melbourne),大家揮揮手,有緣人彼此留下email,好聚好散.”An – Neo.”我對韓國人說.她也對我說:“Tsai – Jen.”(再見)略嫌遺憾的是,我的語言能力還不算是精通英文,有若干場合辭不達意.三天來受西方人忽視,也許是語言障礙吧,而非外觀.我也承認,我們學的英文是美式英語,而非英式英語,故與其他外國觀光客不易鬼混.幾天下來,自己的英文程度他人都很清楚,也深知自己國際化能力不足,但,我這樣來玩,不就是在加強國際化程度嗎?

plain.jpgPlain

  遊覽車在高速公路上一小時又一小時的馳騁,平疇綠野,油亮了眼,也油亮了心.玻璃窗上的景物迅速向後移動,車內頓時化成一片光影交錯的世界,光線的明暗遞嬗彷彿旅人的思緒,有時游離,有時渾沌.就這樣,一路到阿德雷得

阿德雷得(Adelaide)

  雖然阿德雷得的人口將近1,000,000,仍然保有許多小城市的優點.這是個平靜、高貴的都市,擁有極出色的環境.市中心有公園環繞,市區外為峻嶺山山脈(Mount Lofty Ranges所環繞.

  阿德雷得在西元1836年由大英國軍工師師威廉.萊特上校(Colonel William Light)主持規畫,市中心為放射狀棋盤式的道路規畫,南區以維多利亞廣場(Victoria Square)為中心,與北區隔著托倫斯河(Torrens River)相望.整齊清爽的市容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四周環境,時代的演進,新式建築和新興商業區未破壞市容,許多維多利亞式和愛德華式的老厝仍舊完好如初,頗發人思古之幽情.

97d69ebb4f614e09073d4c5a467c32e9 Church

 aa0c2f05f60c2b4514879af6605bedcc Statue

  阿德雷得百年前就規畫為花園都市,花木扶梳,繁花似錦,綠意盎然.當春花爭豔,滿眼紫陌紅應 ,人們臉上鼓滿笑意,讓花色和陽光灑滿全身,內心湧起強烈不可言喻的快樂.曾是澳洲各大都市中最保守的一個,市區有許多古老的教堂,因而得到教會之城”(City of Churches)的渾名,曾幾何時,隨著社會多元化而古老保守的民風不再,甚至率先開放全國第一處天體海灘──馬斯林海灘

 

馬斯林海灘(Maslin beach)

  來自保守的東方社會,就不能入寶山空手而還.尋問一下觀光中心的人員,他們表示:”That's a nudist beach.(那是一處天體海灘.)對於一個來自性保守地區的東方人而言,那是一處完全原始未開發的處女地,那也是一處令人筋脈噴張的聖地.

  依照旅遊中心服務員的建議,上了公車,準備踏上人體曲線的富麗殿堂,珍惜無盡的視覺享宴,在崇尚自然的天體海灘縱橫遨遊,舉目是天人合一的純真率性,入耳是海濤聲韻的波波清響,透過一路深情的探索,心神體會,往昔目睹的人體無不美感再現,未知之境無不得而驚視.相信天體海灘一日遊,必能登堂入室,愛上澳洲天體營之豐美可觀.幻想金髮碧眼裸女,在海灘戲水,“女為悅己者容”,自戀到無視觀光客的快門鏡頭猛按,必可正眼而視,腦際成為錄放影機,一直重覆迴響,“三日繞樑,餘影不絕”,大乎澳洲不虛此行.

  下了車,中午時刻,陽光很大,曬得全身熱呼呼的.聆聽海濤與天體的真摯呼喚,走向海灘,舉目四望,沒什麼泳客,但既來之,則安之,先下去逛海灘再說.

  我不敢一絲不掛,雖說“君子坦蕩蕩”,做人要“正大光明”,但深怕一脫,澳洲當地人“看上”我,會引以自豪,對熱愛天體日漸僵化的本性得以重新活絡.

maslin10.jpg Maslin Beach

 

   沿著海岸線散步,一路上都沒有看到泳客,只好隨意往一側走走看,走到盡頭,沙岸變成岩岸,期待的天體海灘在此就是邊界,只好走回頭路,朝向另一側.走了許久,看到幾百公尺外有泳客,大概是男性老年人,我也沒興趣走近看看“天人合一”,只有照像留念,算是對自己有個交待.滿懷希望而來,期待年輕誘人的胴體,卻只有又老又醜的皮膚可看,一肚子失望而回.

  因為許多大城都逛過了,在此沒有打算多留幾天,只到天體海灘逛一圏就算對自己有個交待.停留一天,馬上又到下一個景點.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