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往藉著台灣的同學幫忙,搬到紐約找房子,我們一通一通電話打,最後選定住在紐約皇后區的氧氣公園(Ozone Park),一處很平凡的木屋。房東住在一樓,樓上租給房客,我住在狹小的閣樓,也許房東靠租金繳房貸。室友皆為中國人,只有我來自台灣。

  此區多是拉丁美洲人,他們最大的刻板印象是犯罪率很高。但身為年輕男子,應不至於遭受暴力攻擊,這樣的風險還可承擔。

  經濟拮据的日子,迫使我過著貧苦的生活,到鄰近的圖書館就用走路。在美國生活,第一件事便是要有張正式的ID,駕照是人手一張,隨身必備。在美國,駕照就有如台灣的身分證,是具有相當的法律效用。擁有一張駕照,可帶來不少便利,用來證明自己的身分。除了趕緊向學校申請學生證外,到市立圖書館辦張圖書證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平日走在路上,到市立圖書館上網找工作,發現市區的牆壁上到處都是塗鴨,毫無美感,非常礙眼,看來還是祖國的路邊小廣告美觀多了。走著走著,又像回到學生時代一樣,看看垃圾有什麼有價值的,就撿回家用用。前前後後撿到微波爐、小烤箱、一捆雜誌、衣服,都會讓我有不勞而獲的滿足感。雖已踏入社會,但還不改學生的本性。

  日子過得再平淡無奇,還是要找些樂趣。每周六做蛋糕靠賞自己,就是最大的歡樂。紐約市有些商店賣蛋糕粉,每周末我都會買些回來自行做蛋糕,就依照包裝上所指示的做法,依樣畫葫蘆,放進烤箱,過些時候,就是香噴噴的蛋糕,可自行慰勞一周來的辛酸刻苦。

  閒來無事,到社會局看看,社會勞工就業服務處說:We have too many people like you, trying to find a computer-related job.(我們有太多像你一樣找電腦的工作。)但服務人員還是幫我想辦法找工作,並表示可提供免費醫療保險。但後來還是沒有申請免費的醫療保險,主因是我要回國了。

  住在紐約市的皇后區,假日自己一人,最喜歡的就是開車約二十分鐘,到雅買加野生動物保護區(Jamaica Wildlife Refugee),此處距離近,免入場費或過路費,沒有任何人為破壞,最適合像我這樣熱愛大自然的人士。

  沒有人避得開紐約的熙熙攘攘,也沒有人躲得過市區忙亂的活動。因此,在這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定要有海鳥讓人好好賞鳥。幸好"雅買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就在我所居住的地方附近,開車只需十來分鐘。就像許多環保人士經常流連的原野之地,遊客只要離開遊人頻繁的尋常路徑,跑車的呼嘯聲,以及俊男美女的香水味,即刻飄散而去。

  雅買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只有停車場和一間流動廁所,保持最低程度的開發,很有自然原始的氣息。我喜歡在小徑上行走。看看花草樹木,看看海天,就是心裡的平和。漫步於河海交匯的邊緣地帶,前臨萬頃奔騰的波濤,身後河畔是一片林木葱蘢的原野。淡水與鹹水,林地與海邊砂地,僅以一線相隔,文明與自然的景緻並立,幻化出如許美景。海風輕拂,送來陣陣鳥語花香,輕柔展翅的海鷗,鬱鬱憂憂的鳴聲與拍打岸邊的滾滾浪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新的居住地,沒有什麼親友,我辭去了工作,沒有收入來源,就要學會自處,唯有一次去教會。

  有許多海鳥到此暫歇,準備北上加拿大或南下佛羅里達,它們飛行的姿勢很優美,成一字線,很有秩序的一起排隊前進。一隊野鴨掠過眼鏡的玻璃鏡片,飛向雅買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劃出剛勁美麗的曲線,不留一絲痕跡,舞進那海天柔藍裡,消失了踪影。就像是夏秋之際,紛細的雨絲落入初漲的潮水,像風中輕拂的細沙揚起又紛落,不帶起絲毫的漣漪。

  有一次,有遊人載滿車過期的土司麵包,約三四十袋,主動問我:Do you want to feed birds?(你想不想餵鳥?)

  Sure, glad to.(當然好。)

  我喜歡餵它們麵包屑,把麵包撕成一塊塊的碎屑,丟向空中,看它們在我前上方搶成一團,動作敏捷迅速,在麵包屑掉到地下前,一定有鳥兒搶走。丟上天空的麵包屑往往還沒往下掉,就被搶走,可見有多熱門。從近處賞鳥,方知鳥的美麗。白色的海鷗展翅翱翔,圍著我,使我感覺像是眾星拱月,一如動物王。

  有時候,我手上拿著麵包餵食,有些品種的野鴨較大膽,敢直接來吃,其它品種的野鴨不敢直接搶奪,就只好餓肚子。原來賞鳥是種樂趣,人生第一次體驗到,在紐約市。

  靠海邊的甘乃迪國際機場就在附近,開車約二十分鐘即可抵達。附近的海岸一片空曠,沒有住家,海風很強,只是一片草地,沒有樹木。這樣的地方,最適合看飛機起降。紐約甘乃迪國際機場的班次眾多,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班降落。看它們低空略過,帶著隆隆聲響,壯觀的景像,雄壯的音效,就是視聽的享宴。

  九一一事件後,看著每輛飛機從天而降,想像其中一架撞進世貿摩天大樓,不禁用手比個十字架,哀悼受難人士。

  依每天的慣例,到圖書館看看報紙,上上網,只是不再找工作,不再寄履歷表。為了回國,最重要的是賣掉汽車,我到處張貼廣告,到校園貼廣告。

  日系的汽車果然是品質保證,我開了兩年來,從來沒有修過重大的汽車零件。每開三千哩(約五千公里),就去保養一次。兩年多來,每次開車都很順暢,無任何毛病,這正是開車族的最愛。買車兩年來,只開一萬哩( 一萬六千公里 ),算是沒發揮汽車的功能。在美國,平均每年的哩程數為一萬英哩,而我兩年只開一萬英哩 。

  車子有些瑕疵處未修,有對白人情侶來看,馬上表示不買。吃了一頓潛在客戶的當頭棒喝,只好乖乖地去修車。問了幾家修車廠,開價不一,有的$500,有的$800,有的$600,最後給一名自稱叫Wayne的黑人修車工送修,只需$200。幾天後,付了費仍未修好,做冤大頭,這使我更不喜歡黑人。 

  回頭找當初詢價最低者,我向他抱怨過去修車的種種,他反責怪:What do you think?  This is New York!(你想怎樣,這裡是紐約!)意思是在紐約什麼事情都會發生,被騙是你活該倒霉。

  而後花了$500才修好車,外表煥然一新。離開前,開車到紐澤西與朋友到高級餐廳吃飯,順便給他帶不走的家當。當年他家的小baby,躺在搖籃裡搖啊搖,如今已經活潑蹦跳。吃完後到他的新家坐坐,紐澤西的路不易辨認,不是很好走。他的家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有別於當年那12名留學生隨便租的。

  最後車子賣給一個大學生,他要求到修車場檢驗,由對方付費。檢驗完畢沒問題後,將支票存入銀行,再到DMV辦理過戶手續,言明贈車給對方,如此可免稅。

  回過來想想,這些日子真是千山萬水走不完。惟有經歷過光明與黑暗,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頹,才算是真正走過一遭。對於這段求學時光,正因經歷過最光明與最黑暗,不論成敗都是生命中最璀璨的一章。

  全球化的興起,許多先進國家的工作機會轉到開發中國家,譬如美國會計師的工作,交給印度會計師作,成本大幅降低,而品質卻不遜色;製造生產從台灣轉移到中國,台灣許多的藍領勞工失業,特別是非技術性勞工,因為一個台灣工人的薪水可以養十個中國工人。同樣的,美國的生產事業,也早已移到國外,如墨西哥,或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代工)

  無論如何,我已知道迅速移民的捷徑,只要有錢又敢做就可以,只不過是玩玩帳面遊戲。然而,如果法律上是美國人,而文化上不是美國人,那當美國人的意義又何在?只不過是提供子女較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而已。

  要當美國人,就要晉身在美國主流社會,不要做二等公民,更不要做沒國民地位的外勞。高度競爭的社會淘汰不適合分子,把他們的美國夢砸得粉碎。

  算一算,留學兩年,總共花費約一百七十萬台幣,包括買車,實在是一筆龐大的數目。這筆債,因為在美國無法找到夠水準的工作而無法用強勢貨幣美金來還清,只好出於無奈,回台灣發展。債務取之於台灣,還之於台灣。

  美國的生活並非事事優美,事事順心,而是真實的生活奮鬥故事。什麼苦都吃過,舉凡無家可歸(homeless)、生病、車禍意外、學業不順、感情空白、貧窮、性騷擾、面對面與壞人衝突、種族歧視、九一一恐怖攻擊等等,我全部有經歷,體驗到美國真實生活的困苦面,當然,可喜可賀的一面也所在多有,可說沒有白來美國一趟。所以美國並非"遍地黃金少災殃",而是很真實,有很大差異的個人際遇。然而人能夠突破逆境,刻苦犯難,不畏艱難,才能夠成為逐漸成為人上人,一國的國民皆為如此,國力才會蒸蒸日上,一如美國的先民。

  原先崇洋的心態修正了許多,每個國家原來有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也有更多的政治問題,美國人也不見得都愛國,國國有本難唸的經。原先對美國過度的讚揚,被實際的生活經驗的理性心理所取代。

   台灣也有許多美國比不上的好康的。例如台北捷運的明亮乾淨新穎舒適,是紐約地鐵比不上的。不過要是台灣的捷運像紐約一樣,歷經百年營運後,是否也可以和紐約的地鐵相比?台灣有槍禁,沒有嚴重的膚色紛爭,沒有種族暴動。晚上可以輕鬆的外出,也是一大享受,夜市很普遍,不會有美國的荒涼感。此外,台灣購物方便與便宜,也是美國所不及的,住店混合的型態,舉目都是各種商店,且可以買到很便宜的東西,地攤所賣的衣服、手錶、皮包等東西,俗又大碗,且做得很漂亮,我尤其喜歡近大學便宜又大碗的基本消費型態,是畢業後的省錢良方。但是,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工作機會,婚姻感情才會有著落,有鼎力相助的親朋好友,有國民身分。

  網路的興起創造財富,全球化的興起,世界是平的,許多高科技公司為尋求低成本,將工作機會移轉到工資低簾的地區,如生產中心移到中國,研發中心轉包到印度、台灣、中國。我已經給美國機會,但美國不給我良好的工作舞台發展人生,我只好認清事實,回到台灣發展。

  我到紐約皇后區法拉盛(Flushing)買機票,付現金,便宜個10元,真不錯,價格戰是華人市場生存的利基,便宜了消費者。在一個充滿燈海的城市,東風自太平洋拂來,一架噴射客機降落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我的生命就從此又改變了。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青春終究是短暫的。企業主偏愛錄用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若干年工作經驗,生產力高的年輕人。以我的實力,僅能受大環境的制約,服鷹社會大我的趨勢潮流,配上己身的現況,選擇一條最佳的人生抉擇。

  幾天後,收拾了行李,叫了一輛計乘車到機場,準備回國。路途中,"我可不可以問你一個問題……你一個月賺多少?"我問了一名計程車司機。

  "三千塊。"折合一年不到四萬美元,就當地的水準而言,不是理想的收入。

  其實一般的美國人生活並不算富有,上網看一下,每人每年收入約四萬美金,稅率約為三分之一,配上當地物價,如房租、車險、水電費、油料費、旅遊、保險、餐飲等日常開銷,家境只能算是小康。且美國人的消費習慣與我國不同,他們靠大量消費來刺激生產,先消費再付費,物品用盡就丟,再買新的使用;子女唸完高中就要自食其力,大學畢業時,往往負擔一筆債務,工作時再還。貧富差距很大,所以一般國民僅只於普通的生活而已。

  到了機場,司機幫我一同提下行李,他說:"這樣好像超重喔!"

  在航空公司櫃台,服務人員為華人,大概是美籍中國人吧。看我的護照還不夠,要求看合法居留的證件,我就掏出EAD(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 )。行李去秤重,果然超重,這裡的服務人員做事一板一眼,完全照章行事,超重毫不通融,我只好提著行李,到一旁拿出一些物品,想辦法減輕行李重量。時間有限,要趕飛機,警衛催我把握時間。我請他幫我丟掉爐子、鍋子,再回去秤重,前後兩次,才準予上機。這時,我已不顧行象,全身上下掛滿物品:口袋有脫鞋,背後有背包,有把柄突出,右肩掛著隨身行李,左手提著數個紙袋,全身狼狽不堪,但這時候,我不在乎外觀,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一向吃苦耐勞省吃儉用的性格又發揮出來。

  安檢特別嚴格,一般說來,要搭機前三小時到機場。每人都要搜身,行李全部打開,一項一項檢查;鞋子脫掉,安檢人員手身進去摸摸看。不多時,始上飛機。

  美國是不是遍地黃金呢?答案不言自喻。美國是不是到處是機會呢?是的,單視如何運用。美國適不適合先非法居留,等總統大赦時再申請合法居留呢?不適合。

  不景氣時,雇主都要有經驗的人來面試,且不願多幫雇員申請工作簽證。職是之故,還是回國好好工作幾年,有若干時日的工作經驗,存點積畜,再決定應如何舉下一步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moyang 的頭像
    timoyang

    心理暨命理師 提摩揚(Timoyang) 的不落國(blog)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