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ow1.jpg 雪山眺望中央尖山

 

 從台北上車三人,高高興興地馳上高速公路。為了配合司機的講話習慣,我和司機用台語天南地北的鬼扯,夾雜著粗俗的字眼,一點也不像是受過良好教育。南下又接了數人上來,全員到齊,開往中橫。司機是老闆的兒子,沒什麼經驗,頻頻開錯路,幾乎用掉整夜的時光才抵達登山口。

 

雪山

 大清早,從武陵農場開始邁出步伐,在一處水塔休息,擦擦臉,發現竟然臉上和鼻孔都是灰,衛生紙擦下去,都變黑,令人觸目心驚。大概是高速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每輛車又高速行駛,排放的廢氣直接吸入我們的身體。

 帶著無比的毅力踏出步伐,步步高升,怎麼這次這麼容易就走完哭坡,不覺得很累,還經過七卡山莊,進去躺了一下,養精蓄銳,又繼續趕路,再經過雪山東峰,直達三六九山莊。以前是在七卡山莊待一天,又花一天的時間,路過雪山東峰,才到三六九山莊,現在大概是老當益壯

 隔天一早,重裝出發,直達雪山主峰 踏上主峰,低頭四望,一片雲海,好似靜止的波浪。當雲海要低頭俯視,我要張帆滿風速,任由山風吹拂,像阿拉伯神話的飛毯般在雲海上暢遊。

 主峰上,一片平坦,強風可將樹木連根拔起,難怪樹木長不出來。我們將重裝放下集中,欲往翠池者改背小背包,一起探訪這個海拔最高的水池。稜線上,風勢強勁,山風怒吼,吼得我們都站不穩,差點被連根拔起,要弓身彎下慢走,大夥兒總是開心地換個走路姿勢。

 選擇這條路線的遊客有機會徜徉在壯麗的山水,可以遊經許多典雅的小村落,最後,壯觀的冰河遺跡呈現在眼前,這或許是進入雪山這片大地的最佳途徑。

snow2.jpg  北稜角

 

 從北稜角旁的鞍部往下切,一路都是碎石坡,寸草不生。由下往上看,廣大的碎石坡像是一面巨大的牆壁,聳立在翠池畔,直達天際,突破雲海。山勢由挺升到抖降,一片重重競起的險峻冰峰,一片茫茫無涯的耀眼雪原,散佈在山路的兩旁,為翩翩來遲的高山湖帶來多彩耀動的丰姿,也為腸枯思竭的人們帶來文思泉湧的靈感,造訪百岳與高山湖,點燃新的藝術生命。最後終於地勢轉平,翠池赫然在望。

 

snow3.jpg  翠池

 

 翠池很小,卻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高山湖,其實小到僅能稱為池塘,池水是來自高海拔的雪融化而成的,裡面還有蟲蟲爬來爬去。想喝水的話,就跟蟲蟲一起用水。

 這是在一個正月的午後,白雪霏微的午後;這是一條小徑,一條落滿雪花的小徑。走回頭路回雪山頂,在遊歷雪山時,看到幾名同伴在遠方幾百公尺外,置身在這一大片陡削的碎石坡中,發覺人們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渺小。因此人類應以卑微的心態去看這裡的高山﹑貧瘠的水流﹑拱形的天空,以及成千上萬的樹木,也感受到了創造這片廣大天地的自然力。浩瀚的大自然,提供人們創作的泉源。從開墾拓荒的文學作品中慷慨激昂的情境,到大自然山岳安靜祥和而顯得莊嚴的國度,千萬年的風蝕雨化,在這個地區留下了烙印,繼續在地方傳奇與文學紀載中生生不息。這一片原始的山脈,穿戴得宛如皇后,永不消褪的白雪織成的一頂亮晶晶的王冠,而下頭的人們狐疑道,是什麼力量那樣白雪皚皚令人聯想到北地。崎曲抖翹的,是那緩慢流動的冰河。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未曾間斷的過去更融入了今日的現代世界。而我們,用像機紀錄到此一遊,化片刻為永恆,卻也只是千百年來造山運動的一瞬間。

 有人身體不適,大概是略有高山症,一下子就嘔吐。其他人義不容辭的幫他背背包,並密切關照。

 

志佳陽大山

 走到晚上六點鐘,天色逐漸暗下來,打開頭燈,在傍晚時分邁進,一直找不到營地。我非常累,站著不走就想閉目養神,四周又沒樹木可做拐杖,只好開口求救,說到:有沒有人有拐杖的?藉著他人的拐杖的幫助,我才得以撐下去。所幸,再走不多久,就到一塊平地,沒有樹木,顯然是營地。

 大家一到營地,就紮營打點,趕快埋鍋造飯。嚮導問人有無志願幫忙衝下山取水。我實在太累了,無法下去,只好做些輕鬆的廚藝工作。女山友很自動地掌廚,男性幫忙切菜,天氣很冷,大家都穿著羽毛衣,套頭套,包得像太空人一樣。天寒地凍,掌廚人自然辣椒猛放,這餐的飯菜辣棘得暖呼呼,不吃又沒體力。這餐辣菜辣飯,是山社辣妹的手藝。

 瓦斯爐套上瓦斯罐,馬上可升火煮飯,鐵片圍起瓦斯罐擋風,將生米煮成熟飯,且鍋子又不燒黑。飯後,衛生紙變成菜瓜布,用最少的水,洗淨鍋碗瓢盆。

 

snow4.jpg

 

 凜冽的高山最適合烤火,雄雄的烈火煞是溫暖,圍在火堆旁,大家來做伴,在漆黑的夜空下,是身心的歸宿。有人說:可以用木材來煮飯!又有人接著說:那鍋子馬上黑掉!

 隔著一層睡墊,我躺在一小塊凸起的草地上睡覺,一夜睡不好。一早醒來,昨夜包上背包套的大背包,放在帳篷在,沾滿了露水。整裝拔營後,重裝上肩,倦意遁然消失。一路下坡,真是輕鬆愉快。來到瓢單池,池子竟然沒水,還好我們之前有帶水過來,否則後果難以想像。

 

snow5.jpg志佳陽大山

 來到志佳陽大山,山角點竟然不在最高處。放眼望去,各種不同藍色的山和地理的色譜,都會幻化成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奇遇。心,再度被洗鍊得纖塵不染。不論原先都會風情是如何的倉皇忙碌,這裡始終像一口永不乾涸的溫泉,恆久湧現,適時滋潤生命的甘泉。

”走那麼快,不然你們是不用休息?男性向女性抱怨。原來女性的裝備較輕,下山容易,走起路來如行雲流水。女性約負重二十餘公斤,男性約比女性多負重五公斤。

 是日在溪邊紮營,一旁的流水寬約四公尺,滾滾的流著,幽幽的遠流,像是飄蕩的絲綢。潺潺的流水,比詩句更流暢,伴隨著萬籟俱寂的子夜星空,給疲憊的旅人一個好夢。

 置身在有山有水的營地很容易有浪漫的遐思,因為變幻莫測的日光照在那片青蔥的山巒與溪河,投下的陰影,創造出繽紛的光影變幻。清澄的氣氛更助長了光影的變換,激起山水中難見的色調。荒涼,簡單的景觀在一片綠色中亮了起來。摻雜白﹑灰﹑藍,和棕的色彩,這樣的效果一直吸引著世世代代的山水攝影家。

 行程輕鬆愉快,加上天色大亮就紮營,大家就有很多的時間休閒。源源不絕的溪流是大夥兒快樂的來源,玩水﹑打水漂﹑洗身體﹑泡水,應有盡有,山中笑語就是在流泉邊。

 真希望這附近有文明便利的商店,有卡拉OK,有冰淇淋可吃,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就是這般調劑身心:遠離鋼筋水泥的建築,遠離塵囂,來到山地,不消數天,高山縱走,從雪山志佳陽大山,橫越數個山頭,又開始懷念都會文明的一切。

 晚上,大家生火圍爐,聊成一團,人人都使出渾身解數,將山林軼事全數抖出,信手捻來,無不精彩,彷彿都是高山專家,人人都是千百年來的傳奇故事。遊說大山的綺思和哲學,是一群同好在夜間互相的抵勵志節,我們絕對不會忽略了登山人的生活方式:白天是身體的操勞,夜晚則是心志的磨練。生活情趣”(joie de vivre)這句法語或許是陳腔濫調,但在此時此地的寒冷山谷的確是千真萬確的。

 隔天,由於沒有人曾經走過這條志佳陽大山的路線,不很肯定路線。勢逢他隊的人馬路過,要過溪嗎?我們問其他隊隊的登山友。不用!他們的領隊回答。但是我們的領隊還是選擇過溪,隊員於是脫掉鞋襪,襪子放入鞋子裡,雙腳的鞋帶打結,掛在脖子上,褲管捲高,亦足涉水而過。嚮導和領隊拉繩子協助全隊溯溪。溪水清爽無比,亦足溯溪,剛好可以洗淨包在密不通風的臭腳鴨。而後又看到有人用石頭堆疊起來,那是要過溪的自然標示。於是我們又再次涉水而過,再次以繩子輔助。當然,又是一段精彩境頭,攝影手一張又一張的拍特寫。

 走了不久,溪中有根巨木橫跨流水,抬頭往上看,其上又有流籠橫跨溪上,我們當然選擇坐流籠過溪。大家的背包先過對岸,用手拉繩子,再一一過岸,人人感到分外的新奇,這還是我們的第一次。領隊說:以前我們爬山,從這山頭到那山頭爬五天,結果看到人坐流籠,咻的一聲,就走過我們爬的那五天。

 

平安回返

 經過台中縣環山,我們愛山人士來到這個民風純樸的小村落。當地果樹結實累累,農民個個粗壯黝黑,誰才是靠著山成長的人,不言自喻。

 與接車的司機有約,但時間已過,車子一直遲遲不來,我們只好在馬路旁聊天打屁。終於,有一輛客車從轉角的地方出現,讓大家喜出望外。招個手,車子停下來,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踏上了歸途。

”為什麼會晚來了一點兒?我們問。

 因為司機本來說要來的,結果臨時又變卦。我也只好自己來了!這回司機是一個媽媽桑,剛好是來程司機的母親。

 望著遠去的大山,一車的人馬又回到都會的種種風情裡,此時此刻,我們正歷經一種突變,在文化上從登山人變成平地人,本質上從一個悠哉,凡事遊樂的假期旅人變成繞時鐘打轉的都市人。也就是如此,登山人的聰明才智和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與這片山岳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無可比擬的探險活力。

 

<作者提摩揚為外語領隊及外語導遊>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