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emple1.jpg 寒山寺

 

  在江蘇省蘇州市中心吃完公司的尾牙,散場後,依之前download 下來的地圖,搭乘公車到寒山寺

  少年時期背過:"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句膾至人口的古詩,促使人們親赴寒山寺,一睹丰采。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楓橋鎮,坐東朝西的地理位置面對古運河,建於六朝年間約西元502年至509年間,初名為「妙利普明塔院」,至唐朝貞觀年間名僧寒山拾得天台山來此作住持,並改名為「寒山寺」,宋朝年間節度使孫承祐建造七層浮屠,後又改稱「普明禪院」,嘉靖年間僧本寂鑄大銅鐘和鐘樓,往後明朝年間也曾數次重修寒山寺,曾是歷史上註明的十大名寺之一;寒山寺以唐朝詩人張繼所作的《楓橋夜泊》而聞名海內,讓來到寒山寺的遊客更能感受詩詞中的意境。

張繼楓橋夜泊》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蜚聲中外。

 

  寺內之大鐘於抗戰期間曾遭軍劫去,至八十年代中日交好後才獲送還。

 

temple2.jpg 京杭運河

 

  在江南運河的一旁,運河上船隻點點,匆匆地向前駛去,不留下一絲痕跡。千百年後,船舶的動力改為馬達,發出噪音,使得寒山寺的鐘聲即使傳到船隻,也失去了千百年前的詩情畫意。想起一則古人問這些來來往往的船隻有幾艘的故事,被尋問者無法計算數目,只好回答,不用問他們在幹麼,也知道他們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回答不出數量,就回答種類,好一種答非所問的方式,但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回答。

  蘇州市在擴展,外資湧入,人口向都市集中,寒山寺已不在"姑蘇城外",而在市區。

  寒山寺每年都有一百二十多萬遊客參觀,絕大多數都是為尋找「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隨著中國的發展現代化,鐘聲會被車水馬龍的聲音所掩蓋,不容易傳到客船上。只有三更半夜,夜蘭人靜時,才有可能撞鐘聲傳到客船,體驗那膾炙人口的古詩意境。

 

temple3.jpg 寒山寺

 

   寒山寺整體建築為江南園林風格,現存主要建築跡有大雄寶殿、藏經樓、楓江樓、羅漢堂、鐘樓、碑廊、普明寶塔等。「大雄寶殿」清朝的特色建築,祀奉釋迦摩尼和迦葉、阿難侍像,大殿內有十八羅漢金像、寒山像和12塊歷代詩人題詠的石刻,還有一口象徵中日友好的銅鐘;「羅漢堂」供奉500尊羅漢像;「碑廊」一處在鐘房對面陳列宋朝和明朝的碑石,另外一處在普名塔院內以張繼楓橋夜泊》詩碑最富盛名。「藏經樓」寬約9.8米、樓高兩層,是收藏各種經書的所在地,以清版梵本《龍藏》為最珍貴的經典,底層懸掛由趙樸初所書的「寒拾殿」匾額,供奉寒山拾得兩位大師的金身塑像,背後為千手觀音石刻像,兩側的牆壁上科有金剛經,更展現出佛法無邊的氣勢;「普明塔院」位在藏經樓後方,是近年來新落成的建築,回字形的平面設計附有唐代風格,塔院的中央為普明寶塔,是欣賞運河的好所在,塔院的主殿法堂是大師們宣揚經法的場地,露台和碧池環繞是絕佳的地理位置,露台中央有一座九龍王鳳青銅寶鼎

  看到一個大鐘,約四層樓高。其他遊客付費撞鐘,我也想玩玩。撞個鐘,要5元RMB,感覺太貴,就不玩了。那就不能"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千百年來,歷經動蕩的中國王朝,寒山寺仍舊屹立不搖。今人除了一睹古人筆下的詩意,還可用數位相機,將歷史古蹟,透過高科技的光電設備,永久保存下來,圖文並貌,透過電腦網路,分享友人。真可謂功勞無量,善哉!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