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Chasm, Simpson Gap and Glen Helen)
我看了幾張小廣告傳單,想報名沙漠旅遊的行程.但旅社服務人員不確定可行,要我稍後確認,於是我又到市區別家商店尋問,確定可參加,始報名當地旅遊.
回旅社後,服務人員責備我:“You joint the tour but you joint the tour from others. You hurt me.”(你參加這個旅遊團,但向別人報名,害到我了.)我向她道歉,聲明不是故意找碴的,只不過是要觀光而已.
|
MacDonnel range |
旅行當天,只有三人成行.路程還順道拜訪 愛麗斯泉 的先驅──約翰.佛林──的墓園.
MacDonnel range |
在這炎熱乾燥的中央沙漠地帶,植物不易生長,有許多岩石奇景,辛普森峽谷(Simpson Gap)就是其中一個.辛普森峽谷位在愛麗斯泉西郊,屬於西麥唐納國家公園(West MacDonald National Park),以高聳深邃的地形著稱,峭壁兩旁距離不過幾公尺.這裡的峽谷地形是冰河時期就開始形成,河川不斷地切割,地勢十分險峻.
Glen Helen Ormisten |
Big Hole |
|
Rock |
|
Simpson Gap |
|
Stanley Chasm |
|
愛麗斯泉的西郊一帶,都屬於西麥唐納山脈國家公園(West MacDonald National Park),在史丹利斷崖(Standley Chasm),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峽谷地形景觀,峽谷寛不到九公尺,兩側垂直的峭壁卻有80公尺高.只有正午時分,陽光才能照到谷底.此處屬於伊瓦帕塔卡族(Iwapataka)原住民的領域.由史丹利斷崖向北行經納瑪提拉大道(Namatjira Drive),到達著名的奧米斯頓峽谷(Ormiston Gorge)和格蘭海倫峽谷(Glen Helen Gorge),這兩處蒼茫詭異的峽谷地勢,因雨水沖刷,形成蜿蜒崎嶇的河谷.
國王峽谷(Kings Canon) |
King Canyon |
King Canyon |
北領地一大段路是廣大蒼天而詭奇的荒涼景緻,要駕駛四輪傳動車,走恩尼斯特吉利斯公路(Ernest Giles Road),到國王峽谷(Kings Canon).此著名峽谷有最典型的沙漠景觀,許多圓頂巨石矗立在沙漠上,巨石間的峽谷地形,最易積水,形成偶有棕櫚樹夾道.其中最美麗一段峽谷地形稱為“伊甸園”(Garden of Eden),這一景點頗負盛名,於是我就報名這個旅遊.旅行社的套裝行程,可選擇住宿的方式,從高消費的豪華飯店,到搭帳篷皆有,當然費用也依居住品質而有價差.我一個自助旅行的遊客,能省則省,刻苦耐勞,當然選擇最便宜的住帳篷方式.
領隊開著大型四輪傳動的吉普車,深夜從每家旅館接送客人,我在晚上十點辦理退房(checking out),告別了青年旅社.司機開了幾小時的車,帶我們紛別到個別的住處.有人住木屋,有人住飯店,我則住帳篷.
這個沙漠中的帳篷,用厚厚的帆布蓋的大帳蓬,附有棉被和毯子.拉開帳篷拉鏈,鑽進去,發現裡面實在熱得不像話,又不通風,馬上鑽出來,乾脆用自己的帳篷,拿出自己的露營設備搭建.黑暗中摸索出架子,靠著微弱的月光搭好,睡起來涼爽多了,如此過了一夜.
一覺到天明.清晨五點,天色漸亮,我也睡到自然醒.鑽出帳篷,趕快收拾完畢,不多久,領隊開車來載我.
King Canyon King Canyon |
King Canyon |
領隊邊走邊介紹,北領地是澳洲最荒涼、人口最少、 景色最特殊的地方,有“澳洲紅色心臟地帶”(Red Heart of Australia)的稱號,因為此區南半部位於澳洲大陸的地理中心,且土壤和岩石都呈紅色.國王峽谷是以地理奇觀著稱,橘紅色的裸岩依稀長著綠色植物,特別是在低窪的谷地,彷彿看到了具體而微的美國大峽谷.
有的樹幹一段是黑的,一段是白的.領隊解釋,這是因為曾經乾旱,樹木死掉,之後又旱象解除,重新長出新技,是以同棵樹木有黑色和白色的枝幹並存.
我在岩石上走走跳跳,活潑蹦跳,跑跑跳跳,像是個高興的孩子,更像是袋鼠,領隊看到後,叫我:“Wallaby!”(沙袋鼠),從此他就稱我為wallaby(沙袋鼠).
|
Bridge |
|
King Canyon |
跳過許多岩縫,我們一群人快樂地在峽谷岩石上穿梭.這般壯大無比,鬼斧神工的岩石峽谷,就空空蕩蕩地靜止安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點又一滴的風蝕雨化.滄海桑田,盡在領隊的帶領下,無不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彷彿他是這塊土地的主宰.
|
King Canyon |
一座座的岩石峽谷,歷經了千千萬萬年的時空移轉,天長地久,如今,獨見生命力最適者生存,而人類文明的身影己邈然無踪,當我們已經慣於將觀光區的商業化視為理所當然之時,猛然回到恆古的場景,領悟天地的滄桑與人生的須臾短暫,關懷到人與自然的生命和諧,以宏觀的視野觀照天地之浩浩偉大無垠,如同海潮在腦海中不斷湧現,而其動人的高貴之處也在於此.
中澳的險夷、不毛,無比壯闊的大地,所呈現的純真自然、原始粗礦,更當使人以無比的敬意來看待.傾聽峽谷的韻律,訴說著地球萬物互賴維生的體系.“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是一個簡單的警語,會因沙漠而實踐.
領隊帶我們去飯店游泳,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充滿生命力.游泳池畔,躺著一名上空女郎,在做日光浴,年約二十初頭的芳齡,肌膚潔白光滑有彈性,真是上帝的傑作.她神情自若,毫無驕羞之氣,旁邊的一名男性西方人戴著墨鏡看書,頭不時轉過去看,我也學他,忍不住多看那女郎幾眼.只見一雙巨乳昂然地面對天地,驕然挺立,像是會反光的球體.她那冰清玉潔的肌膚,是美麗的傑作,秀給上天和“觀光客”看.
乳房和乳溝展開思緒,情思綿綿波湧,互為激盪起伏,撼動保守思想的心,拓寛狹礙的視野.在眼裡,那是兩塊豐饒的象徵,象徵中有新生命,新生命中有性幻想,性幻想中有美麗的回憶.時至今日,那豐滿的乳房仍在,那新生命仍在,那性幻想仍在,那美麗的回憶仍在.
不多時,她穿上泳衣,跳入游泳池,上空秀結束,我的性幻想也結束,不再那麼有澎渤的生命活力.謝謝她,從沙漠的游泳池悟到“有水斯有生命”,又從沙漠的游泳池畔的見聞獲得靈感和活力泉源,創造了許多屬於生命自然生態為主題的旅遊見聞.
逛完國王峽谷,一天的行程就結束了,我看車票發車的時間還有一天,想著今天也沒事做,公路上沒有什麼車來往,處在沙漠中,沒有交通工具,真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這裡比尤拉拉或愛麗斯坪還荒涼迷你,完全沒有商店可逛.
熱辡辡的陽光,沒車就沒腳,哪兒都去不了,公車還要隔天才來,於是問領隊:“I got no where to go. Can I go with you tomorrow?”(我無處可去,可以明天和你再玩一次嗎?)他點頭同意.
第二天一同去,領隊又帶另一批遊客,全是新面孔.有昨天闖蕩的經驗,今天就知道方位了,可以隨意晃蕩走走.地方不大,不會迷失,我就臨時脫隊自行漫步,反正領隊不負責我今天的安危.地理方位都通曉了,昨天沒玩到的地方,今天可以自行亂闖一番.這裡到處是橘紅色的岩石,沒有什麼可遮蔽的樹木,如此一來,可以看清其他人的方位.
隨意四處闖蕩,我看到有一塊岩石,突出一整面岩牆,有如屋簷.岩牆平滑,是因為塌坊了,塌坊的裂縫如一平鏡,於是我鼓起勇氣,冒著風險,請別人幫忙照相,我坐在如屋簷的岩石上,底下是萬丈深淵.
Cliff and "roof" |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the cliff |
根據推斷,能夠歷經塌坊而留在原處的岩石是最牢固的,多承受我的體重應沒問題,於是我很神勇的坐在懸崖上的“屋簷”,證明夠大膽.
我還站在懸崖邊,沒有安全措施,不懼高空的危險,請遊客幫忙照像,將“吾少也輕狂”,“人不輕狂妄少年”的意氣風發時代留做紀念,以證明夠膽大包天.
|
隨後與領隊匯合,我手指著剛才坐在上面的”屋簷”,向同團的遊客說:”I just sat on the 'roof'”(我剛才坐在那塊“屋簷”),誇耀自己的大無畏.我們到一處水塘游泳,膽子大的人可下水,以證明沒有害蟲.這個水塘的四周都是懸崖,陽光不容易曬到,也就不容易蒸發.脫掉上衣,我們直接穿著褲子就下水游泳了,沒有戴蛙鏡和泳帽,水的顏色是深色的,所以都用抬頭蛙式在游.水中有水草,會鈎到腳,玩個意思一下就上岸了,用不著再證明自己夠大膽.
領隊開玩笑跟大家說:“I can give you a soap and charge you 5 dollars.”(我給你塊肥皂收你五塊錢.)上岸走一走,空氣很乾,風兒吹拂,不一會衣褲就全乾了.
其實還有許多地方可去,只是時間和預算有限,不能一一親臨,沙漠風光就此告一段落.
單程國內班機從愛麗絲坪飛到雪梨.打電話給車行:”Hello! I am staying at the YHA. Please drive me to the airport.”(喂!我現在在青年旅社,請載我到機場.)小巴士不久就來了,後面還拖著大行李車箱,可裝載旅客的大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