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博覽會
隔天早上七點,高緯度的國家,天色尚黑,窗外的高速公路已是車水馬龍. 我們將行李放在房門,給服務人員搬上車,匆匆地到樓下用餐.早餐是大陸式早點,有各種西式麵包﹑牛奶﹑乳酪﹑果汁﹑奶油等,豐盛自不在話下,任君挑點,吃到飽為止.每天每人消耗體力都很大,有東西吃就應該好好享受,撈本撈本. 我們的時機特別好,遇到十年一度的花藝博覽會.2002年是第五次的博覽會,展覽期間從四月六日至十月二十日,展出的主題,從蔬菜﹑水果﹑香菇﹑球莖﹑花卉到樹木﹑灌木到矮樹,應有盡有.這處佔地65公頃,位在浪漫的湖畔,裡面花卉千奇鬥豔,一片花海,美不勝收,不想花心也不行. 領隊千交待萬交待,要我們大夥兒準時,不要延誤大家的行程,交待完後隨即解散.我們把握有限的時間,以趕鴨子的方式走馬看花,每到一處風景優美之處,就猛照相留念.
展覽會館分為三大處:近屋頂﹑靠山丘和湖濱區.每一處各有各的風情,各有千秋,一齊讓旅客體驗自然的藝術. 近屋頂區是會場最北方的地區,中心主題是“感觸自然的藝術”.感觸意味著挑逗所有的感官,有半數的谷地,在金黃的陽光下,由巨大玻璃屋頂所罩住,裡面有令人驚豔的室內植物.將近30,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由19,000多片太陽能面版所涵蓋,產生2,300,000瓦的電力,足夠園區所需.太陽能設施佈置在一個屋頂下,在2002年花藝博覽會中,為世界空前大的太陽能發電場.
此屋頂之涵蓋之區,分為可開放感觸的谷地和較蘟蔽的區域,較蘟蔽之區包括永久室內展示館和40餘個臨時室內展示館.這些展示館涵蓋一連串的主題──球莖﹑灌木﹑溫室蔬果和熱帶植物,最少有一座室內展示館有花藝主題,也有諸如日本﹑中國﹑印尼﹑泰國和南非色彩的園藝主題,這些需要永久溫控的環境條件來展覽.
色彩﹑香氣和美景──這片佔地30,000平方公尺的室內景觀,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動力場,遊人在覽出會場的屋頂下享受感官的體驗,也是世界園藝專家的聚集處. |
“未來的玻璃屋”是園內以未來主題為特色的區域,遊客到這個超現代的玻璃屋看到最先進的園藝科技發展,像是注重環保﹑有效能源利用﹑省工的種植模式,同時展現園藝的種植技術,從修剪花瓣和盆栽到蔬果培育.
玻璃屋的園藝持續不斷地追求更佳及有效的生產方式,整合玻璃屋和景觀也是其中目標之一,這就是“未來玻璃屋”的宗旨.生生不息是環境品質的首要條件.“未來玻璃屋”提供2010年的玻璃屋園藝的概念,展示諸如節約能源﹑培育方式和栽種管理的發展和革新,同時也融合栽植技術和田園景觀. 未來玻璃屋包括2900平方公尺的栽種地及700平方公尺的展示區,屋頂是由三種不同的材質所建,包括節省能源的監視器.不僅一般大眾對“未來玻璃屋”感興趣,就連栽種業者亦如是,他們發現許多新的技術,刺激農藝人士思考玻璃屋園藝的升級方式. 靠山丘區的四面環水,其中有10個島嶼,長寛各60公尺,依幾何方式佈置.“綠色城市”建在四個島上,每個島呈現荷蘭特有的景觀.第一個島展出種植約十年的花草的小城景觀,中心層層相疊的方形區域有會場最古老的樹木,上百年的歷史,近14公尺高;第二個島是休閒景觀,表現空間如何建置又保有特色;第三個島為森林景觀﹑松樹和小屋,在邊界是座落在木場的天然草地;第四座島的主題是水.
其他在靠山丘的島嶼,長寛各為60公尺,是由公共事業,私人產業和贊助商所組成的入口.連接島嶼的建築物是自給自足的綠色生活環境.入口的展出主題為“未來的荷蘭──無法兼得”.
水利事業處展出“夢幻仙境”,是荷蘭水利管理歷史的特別之旅.在“園藝體驗”區,園藝組織向旅客展示園藝是國際性﹑觀照性﹑革新和多元的事業.“大觀山”(Big Spotters' Hill)是特別的邊界,高40公尺,該區闡釋“感觸自然”的藝術性,它是由50,000立方公尺的沙所構成的,相當於40,000輛卡車的裝載量. 會場的南區為休閒地,環繞著沙丘,二十幾年前所建.“崇尚自然”是中心主題.彎彎曲曲的步道,曲曲折折,高高低低,不同的展望角度,林木區域和中央水景造型,呈現浪漫的英式居家園地.人工興建的圏谷,形形色色的植物,以及許許多多從比利時進口的雅石佈置在湖岸,至少種植100,000棵長生植物,和數以萬計的球莖植物.
具有國際特色的花藝博覽會,絕對不可錯過的是南方的湖濱區,湖岸已改建成“島嶼國度”(island kingdom).一群芧草為頂的簡樸室宇,深藏在湖畔的樹叢中,巧奪天工,悠雅寧靜,是為亞洲區.亞洲國家的入口處(包括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日本),一半在水邊,一半在水上;而在水邊的一側,是歐洲國家的入口處,包括德國﹑比利時﹑法國﹑奧地利和盧森堡,使花藝博覽會充滿異國情調. 荷蘭約有36%農業是園藝,園藝佔所有的出口額的5%,約有240,000人在室內的園藝和相關企業服務.有90%的菜農用天敵來尅瓢蟲,像是紅蜘蛛﹑三葉蟲等害蟲,用在觀賞的植物亦是如此.在過去二十年,能源消耗降低了50%,這乃是因為玻璃屋的灌溉系統的發展進步和熱能得以循環再利用. |
花藝博覽會
園內擺出的展覽品唯美浪漫,一切都賞心悅目,似乎只有奇花異草,才足以永恆地詮釋.美景盡在不言中,甚至連觀景台也充滿詩情畫意與豐美.室內的花卉,佈置得美倫美喚,有世界各國的主題區,包括泰國的蘭花﹑印度的佛教裝飾﹑非洲原始民族的人像雕刻等,令人目不暇給.旅遊就應該是如此的繽紛燦爛. 沿著湖濱,有一長排菊花,與無數鼎狀的鬱金香,盛滿各種顏色的複瓣鮮花,像是蘭花﹑玫瑰﹑芙蓉.這裡有蘭花的豔麗﹑玫瑰的嬌美﹑芙蓉的飄逸.當你看見藍夢湖濱萬紫千紅的鮮花,你會覺得這兒是上帝的傑作. 看了一小段介紹荷蘭的影片,描述有關填海造地的工程建設,創造土地資源,分享國民.感覺這片平坦的農牧國家,有江山赤子情的優雅,也有文明先進的國家建設. 融合了亞洲的花種及本土的國產鬱金香,並融入美洲的色彩,以及非洲的裝飾,塑造眾多繁複的意像,將花種的自然屬性,庭院的怡人及各國文化巧妙地熔鑄在一起,一直都是真性的追求,妙趣橫生,意境盎然,花言就出巧語.
花藝博覽會那賞心悅目的情趣,不僅來自其本身萬紫千紅的花朵,同時也因那精美的建築,而活似一場美豔動人的幻影.在亞洲村,泰國寺廟尖尖的屋頂上所表現出的精緻細膩,美侖美奐;印尼等院前的門舫,鍍金的浮雕,以及日式假山庭院,小橋流水配上花草樹木,在在皆是精美絕倫,各有民族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呈現荷蘭園藝的每一面,國家級和國際級的參展者創造300多種花藝,遊人加入這場浪漫的世界級盛宴,這場盛宴來自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 花藝博覽會是自然的舞台,萬紫千紅的花卉,在展覽會場盡情綻放,分別演出自己的戲碼.在廣大的花展場所,呈現許許多多生生不息,多采多姿的生命,美不勝收的一幕幕美景,用一張張的像片記錄下來. |
柔軟的長莖,隨風搖曳;單純的圓狀花瓣,專注凝視著碧藍天空.當站在展望台上,大自然的力與美所產生的震撼,歷歷在目,刻骨銘心.人生海海,有幸能在短暫的幾天旅遊裡,與十年一度的花藝博覽會接觸,那是一見鍾情的認知,要有機會好好培養園藝的興趣.花言出巧語,巧語源自巧思,巧思變成文思泉湧,文思泉湧源自花藝. 賞花要及時,因為花開花謝總是稍縱即逝,不論繁花怒放成海,或是孤芳自賞的小花都有它們獨特的魅力,正期待映入鑑賞家的眼簾呢! 看一下手錶,時間所剩不多,只好快步疾走,但風景實在太美了,經過一處匈牙利的攤子前,教我如何能不停在匈牙利的攤位前呢?在匈牙利攤位前,我免費品一口佳釀,看他們匈牙利人的傳統服飾真是富有民族情調,就問道:“我可以照一張像嗎?”
他們兩名代表,一個穿黑禮服的俊男,一個著紅彩衣的美女,欣然呈現在我像機鏡頭前.雖然只是一面之雅,短暫的國民外交,但卻讓我對匈牙利這個東歐國家有好感. 還有一些攤子,擺出非洲的飾品,只可惜下雨,攤子上蓋滿了防水膠布,看不到什麼禮品.時間有限,只好放棄多看非洲的藝品. 跑回入口,領隊給我們每個人十塊歐元,讓我們中餐自理.我們中午隨便在一個路邊攤吃甜點,糊里糊塗的吃一餐,就上車趕場了. “感覺怎麼樣?很不錯吧!好不好玩?”領隊問. 大家回答:“好玩!” “時間總是不夠吧! ” 就這樣,趕鴨子式的旅行,依依不捨的離開花藝博覽會,趕往下一個目的地海牙.比起台灣宜蘭的綠色博覽會,這場實在精緻得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