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field.jpg 大雪紛飛,覆蓋了滿天大地,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

 

  冬季氣溫極低,雲層很厚,太陽似乎都不出現,來自大西洋的水氣,帶來片片的白雪。大雪紛飛,覆蓋了滿天大地,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在樹梢上、在屋頂、在草坪上,充分展現上帝的巧手造詣。窗外徘徊的只有風和雪,遠遠的彷彿可見風的浩浩來處,白清清像太初的光。偶爾從山的那一端,沿著樹叢枝枒攀緣而來淡淡的寒氣,瀰漫簷下一如清夢。

  這個時候,酷寒的天氣,不要縮在家裡睡覺取暖,而是全副武裝,最適合滑雪去了。

  "提摩西,要不要作夥來滑雪?"同學打電話問我。

  "好啊!"我二話不說,放下課業重擔,問到:"你要不要用用看我的雪橇?"我的雪橇是在garage sale(車庫拋售)時,以$10買的。

  "好啊!"

  "喜歡的話,用一用,就按原價賣給你好了。"我很爽快地開價出售。

  穿上厚厚的牛仔褲,馬上準備就緒,立刻出發。幾個同學相邀,受邀的人當然儘可能地配合出遊,不一會兒,就達到一車的人,人數湊齊。學長到每人的家裡去接人,開車一同去滑雪,往81號高速公路南下開。汽車的重量,壓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將路上的落雪輾成水,高速公路不積雪。雨刷不停地來回擺動,掃開擋風玻璃的積雪,車內暖氣不斷地排放,遠處白色的風景迅速地向兩旁閃去,近處的風景,向擋風玻璃迎面潑進來,濺得一抹視線半模糊。

  只要善加利用,可以將滑溜的雪與地心引力做個商業化的結合,開發成滑雪場。白色的雪片依著平緩的山勢,貼在地表,上下起伏,提供恰到好處的緩坡,給不同滑雪功力的遊客任君選擇,投其所好。白色的雪配上商人的頭腦,轉換成觀光勝地,變成大把大把的鈔票,開發成所謂的"白金"(white gold)

  暫時抛開煩重的課業壓力,一路開車有說有笑,展現年輕人特有的活力,氣氛非常熱絡,一點都不像車外冰冷的氣候。約四十分鐘,依著路標和地圖,就抵達目的地。下了車,放眼望去,車窗外就是銀白,嵦嵦的銀白,沁寒的銀白。觸目的是白淨的大地,白淨到彩色的大地都捨不得換上。陽光照耀下,煞是耀眼,看久了會刺痛雙眼,眼睛幾乎睜不開,趕緊戴上墨鏡,以免造成雪盲。

  人常走的雪地,一片鞋印和泥濘,髒雪是土色的。汽車輪胎的抓地力都不佳,偶爾在原地空轉。我們看不到停車場畫的停車格,只好隨其他人的汽車並排,仍舊是井然有序。

 

SKI.JPG 全副武裝來滑雪,逆風骨迎向風雪,冰風怒吼,眼睛瞇成一條線,讓雪打在熱呼呼的臉上。

 

  穿上羽毛衣、牛仔褲,套上頭套、手套,腰間繫上防水布,以防滑倒時,屁股坐到地下而受潮。整個人看來就像是太空人,包得密不通風,只露出兩個眼睛,人長得美醜高矮胖瘦已無所謂了。我們興緻昂昂地歡欣期待,等著好戲上場。滑雪場上人人穿上大衣,圓股股的,包得密不通風,從服裝看不出性別或膚色。

  同學穿防水褲,帶上超大型的太陽眼鏡,看起來酷斃了。每人吐氣都吐出一道水霧,好像吸烟一樣。走在泥雪泥濘的路上,要步步當心,如臨深淵,如屢薄冰,隨時會跌得四腳朝天。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就是白,一片白茫茫的白。來自氣候溫熱帶國家的人民,總是對雪充滿深深的迷戀。

  到器具室,服務人員輸入遊客的身高體重等資料到電腦,建議我們選適合的裝備。我們先選大約與身高相同長度的雪橇,以及其他的設備。大家約好說:"等一下在坡道底端集合一下!"會滑雪的自行離開,搭登山纜車去玩了。電腦登記註冊完後,因為我是新手,就往教練的方向走去。不多時,教練等人聚集地夠多了,就馬上教全體學員。

  大家圍著教練成一圈,約莫八人,聽他傳道授業解惑。滑雪教練年約四十餘歲,滿臉淺淺的皺紋,一幅歷經風霜的外表,果然是張無風雪的臉。他看我的外表,知道我是亞洲人,肯定是外國人,授課特別講得慢些,又問我聽得懂聽不懂,特別關照我。大概這裡的消費族群幾乎是白人,黑人很少,更別提亞洲人了。

  Do you know what means torque?(你知道何謂扭力?)他在全體學員面前問我,好像當我是白癡。

  Yes. I do.(我知道。)我可是受過良好的教育,通過英文考試,有一定水準才敢赴美深造,雖然英文不像美國人一樣流暢,但還不致於聽不懂。他這樣對我說話,一問又問再問我懂不懂,聽他講淺顯的用語,當初考托福聽力就該考滿分。

  滑雪教練在一旁教新手基本姿勢,語氣溫和,一點也不像教運動員斥喝的口吻。學員可真不少,男女老幼皆有,看來不是住高緯度的北美人天生就會滑雪,原來美國人不見得人人常滑雪,許多大人跟我一樣,還是第一次滑雪。

  教練看我年輕,一副外國學生的模樣,問到:What’s your major?(你主修什麼?)

  I am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我主修電腦科學)

  他們美國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好像很欽佩的樣子。唸電腦又怎樣?人人都可以唸,只要付學費就可。其實他們對我這個外國人只是純粹好奇罷了。

  教練大聲地傳授運動技能,我們立刻實習。“….bent your knees.  Do you know what means bent?.膝蓋彎曲。你知道何謂彎曲嗎?)

  Yes, of course.(我知道。)我彎下膝蓋做個動作,表示我真的聽得懂。

  教練把我這個外國人當做文盲來教,一問再問我聽得懂聽不懂,真要我感到特殊待遇,其他美國人耐心地聽教練對我施予特殊教育,特殊的運動語言教育。新手都馬上實做,身體力行,也學得最為快速。在一旁的練習場,大約有一座游泳池大,包括一個小緩坡,給新生練習基本動作。大家學會了基本動作,就想現學現賣,一些人先行離去。約莫一小時,我從完全不會如何煞住、轉彎、爬坡、平衡等基本動作,就學會了基本滑雪技能,於是離開新手學習區,走向登山纜車,教練再教下一批學員。

  平緩的山勢,提供最佳的天然滑雪場所。依著山坡的不同,從初學者到奧林匹克級的坡道應有盡有,任君挑選。一群小孩子也來參加,大概是小學生的集體活動吧,滑雪是大人和小孩共同的活動,老少咸宜。

  纜車來來回回像鍊帶一樣,乘載遊客上山。纜車坐椅不停地輸送,遊客依序排隊,要利用兩輛纜車坐椅的空檔時,趕緊就定位,等纜車由後方前來,快碰到小腿時,曲膝彎下,纜車就順勢推擠小腿,將人推向前去,屁股坐下,這時,人也雙腳懸空。一輛纜車最多可同時坐二人,沒有安全護欄。坐上纜車,雙腳懸空,滑上山坡,頭往下看,高度最高可達二層樓高。許多遊客穿深色的衣物,就在我們懸空的腳下滑行,在白雪皚皚的大地顯得特別明顯。俯視奧林匹克級的滑雪道,滑雪客連續急轉彎,大大的蛇形往下滑,使我們初學者心生羨慕。剛學完就馬上就上場,現學現賣,最為有效。用雪橇就要用平衡桿,用滑雪板就只靠身體和雙手來維繫平衡,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驚豔。

 

SKI1.JPG 滑雪時,膝蓋微彎地滑來滑去幾小時也不會累,重心晃來晃去,一路晃到山腳下,享受牛頓發現的地心引力。

 

  冰天雪地的氣候,總是站著幾小時都不會累,膝蓋微彎地滑來滑去幾小時也不會累,重心晃來晃去,一路晃到山腳下,享受牛頓發現的地心引力。玩個數小時都猶未盡,彷彿不會流汗,也不會口渴。在強勁的北風肆虐下,我們穿得像大胖子,開心地在雪中玩著。一再重覆地滑下,重覆地上山,重覆地跌倒,卻不會喊疼,遊客總是不改愛玩的個性,再玩幾天都猶未盡。

  我逆風骨迎向風雪,冰風怒吼,眼睛瞇成一條線,讓雪打在熱呼呼的臉上,化為雪水,膝蓋微彎,上半身微曲,在緩坡上藉著身體的重量,加上地心引力,一路筆直地滑下山,就像是火車沿著鐵軌前進。滑了幾次後,就會在坡道底端的最後關頭緊急煞車,濺起一灘雪。雪橇左右距離均等,平衡桿偶爾用用。滑雪道約有四五十公尺寛,只有少數幾人從單一方向行進,非常舒坦。雪道上所有凸起的障礙物都鏟平了,暢行無阻的快感真夠刺激。

  風吹起來,夾雜著水氣,撲在臉上,眼鏡片也一片模糊,頓時看不清楚,馬上失控,就摔得鼻青臉腫,四腳朝天滑行十餘公尺才停住,眼鏡飛出,手杖掉落,雪橇脫落,坡度不抖削,卻累積了高速衝下來的重力,頓時成了摔跤的天地,但卻一點也不會痛。站起身子,抖抖身上的雪,重拾裝備,不氣餒,繼續下滑,如此數趟,越挫越勇。雪真是件奇怪的東西,雪能滑行,亦能摔跤。

 

SKI2.JPG 偶爾大玩一場,讓身體與心靈雙重解放。

 

 

  中午大家相邀到餐廳吃飯,脫掉外套,溫暖的室溫,使衣服上的雪變成了水,衣服溼答答的。溫熱的體溫蒸發了雪水,身上有股氣冉冉上升,像是要化仙的前兆。在操勞美妙的旅途中休息進餐,飢腸轆轆下,於雪地的餐廳進食,最是享受。餐廳是強調原始自然的裝飾,以木桌、木椅等木質原材招待客人。樸實無華的建築,配上粗曠的木製品,再再顯示取之於自然,以自然風用之的風格。

  我發覺遊客大多數是白人,幾乎沒有黑人,更別談拉丁美洲人或亞洲人了。這點或許可加強種族膚色與社經地位的刻板印象。一天玩下來,約花個$30,所費不貲,但很划算,物超所值。大概滑雪是屬於高消費的活動,低收入族群就不會來常消費了。

  隨便找桌空位,自行坐下,"喜歡這個雪橇嗎?"我問同學。

  "很好,還不錯,蠻合身的。"口裡噴出的暖氣,遇到冰冷的空氣,就像在噴氣。

  "那就以成本價賣給你好了。"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十塊錢成交。

  "比玩一次滑雪還要便宜。"同學說。玩一次滑雪,含門票、租用器材、教練費等,約要花費三十元,對經濟不寛裕的學生來說,每一分錢要花在刀口上。

  吃完飯閒聊了一會兒,又把握時間,再度上場玩耍,依舊不改愛玩的本性。練了幾次,較會轉彎,也會緊急煞車,更會平衡,就對更高難度的坡道躍躍欲試。先前只坐一小段的登山纜車,從山腰滑到盡頭,就無法滿足我的欲望。於是我又多坐一段車程,從更高更難處嘗試,一不小心,闖入奧林匹克級的雪道,好吧!就來試試看,繼來之,則安之。

  在奧林匹克級的雪道,有噴雪車一直在造雪,有如瀑布般噴雪填滿滑雪道。沿著雪道下滑,經過噴雪車旁,就被雪淋,彷彿被大自然洗禮。

  我的程度不好,卻試試難度較高的坡道,但坡道太陡了,遠超過我的程度,就跌個大筋抖,手杖和雪橇全部飛走,最要命的是眼鏡也不知去向,頓時整個人又瞎又跛,變得功能全廢了,只看到模模糊糊的雪場,舉步唯艱。我急需協助,卻只見許多遊客迅速滑下,對我視若無睹。

  不一會兒,有遊客趕來相助,一些遊客熱心地滑到我身旁,問到:Are you Okay?(你還好嗎?)

  I am fine.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to find my glasses?(還好,可拜托找一下我的眼鏡嗎?)

  先找回我的眼鏡,戴上才恢復了視力,四周搜尋,看到器具散落在四周,只好一一撿回。鞋子刺入雪地穩住腳步,側身往上爬十餘公尺拿回手杖,每一步腳都深深地埋在雪裡,真是舉步唯艱,氣喘如牛。重新套好,再度出發。於怕再度跌得四腳朝天,重蹈覆轍,只好蹲在雪橇上,用手杖猛力刺在地上,降低速度,就這樣一路滑到平地。以後再也不敢滑奧林匹克級的雪道了。

  約莫四五點,天就黑了,該準備回家了。北地的風情果真不同於南方,高緯度地區的冬天,白晝時間較短,而夏季卻到晚上八九點才天黑。晚上,大燈光照得通明,給一猶未盡的旅客延長滑雪時間,過過癮。

  帶著歡欣盡性的心情,疲累的身軀總算離開了滑雪場。我從長期的困苦課業中甦醒,瞭解到生活事實上是一件非常有趣的經驗。偶爾大玩一場,讓身體與心靈雙重解放。"讀書不忘運動,運動不忘讀書"是學生滑雪的最佳寫照。

  汽車雨刷仍舊不停地刷,大雪依舊紛飛,高速公路上的雪被鏟掉了,沒有積雪。高速快感從滑雪場改為高速公路,這不是踏雪尋梅的冬。我們精神感到疲累,但是心頭帶著無限的滿足。

  紐約學聯也有舉辦類似的活動,活動內容有卡拉OK、旅館住宿、熱水澡等,兩天的行程要$179元,舉其相比,還是自己幾個三五好友一同開車遊玩,只花數十元,較經濟實惠。

  從冰天雪地到室溫環境,頓時視野茫茫,鏡片一片霧白。身為美國讀書人,可有萬里晴空的閒情雅緻,遇到大雪封天,雲雪蔽日,亦有雲雪霧繚繞的幽情。這時候,我們果然不出所料地表現出一種對冰雪深深的眷戀。酷雪覆頂的山頭或許是最如夢似幻的地區,它留露著清新的氣息,使人聯想到空氣中盛滿雪氣的北地情景。

 

snowforest.jpg 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思泉湧的文人一滑雪,那深沉有力的自然內涵也就昇華成文藝。

 

  滑雪人在遊歷滑雪場時,發覺在這片廣博的土地,人類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渺小。因此人們以卑微的心態去看這裡的高山、蔥綠的森林、拱形的天空以及成千上萬的片片飄雪,也感受到了創造這廣大天地的自然力。雪季來到此,空曠的荒野是一片白,純銀的白,白雪皚皚的雪白。透過相機與鏡頭去捕捉大自然的美景與自己的感觸,除了置身其中的享受外,也期望自然攝影能不斷的追求探索北美大自然之美。

  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思泉湧的文人一站立,那深沉有力的自然內涵也就昇華成文藝。文人本為柔弱,只要能大步邁開,勇往直前,加速快感,直搗坡底,摻入感情,情比山高,倒也能運用大自然立言。我本認為遊罷後會身心俱疲,沒有料到的是,為追求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敲鍵盤卻比前更有青春活力。

  縱然在留美的青春歲月裡,有眾多的旅遊經驗,在我的回憶裡,也能將逆風骨的衝刺經驗,結合純純的同學友愛,無論是心靈的激勵,或是身體的操勞,情愫永遠澎湃,也給人瀝練與成長,方向的指引,以及文武兼修,就是那熱情有勁的留美生涯。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