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車站
胡志明市中心的檳城車站過小,不敷使用,到處人擠人。此站是人群過多的怪異組合:機車騎士向乘客要喝生意;小販蹲在車站售票處外,叫賣小吃;小發財車大小的公車,沒有車門,最多可坐12人,停在路邊等乘客;乘客大多零散地站在車站外等公車,無法排成一列,也少在車站內坐著等候。經濟發展過快,車輛過多,人口越來越集中,硬體設施配套不足,規畫不當,就會服務水準下降。歡迎來到亂中有序的市中心公車總站,不見警察取締的車站亂象。
檳城車站的對面就是檳城市場,此地是交通的中樞,汽機車很多,車輛都開得不快,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車輛排放的廢氣。沒有紅綠燈的圓環路口,機車來來去去,不會禮讓行人,也不見交通警察的指揮。過馬路時,耳聽四面,眼觀八方,要左看右看左右逢源的機車,這可難倒了遵守交通規則的外國人,我們小心奕奕地穿過機車潮的馬路,來到檳城市場。我竟然幻想在差點被撞之前,會嚇得跳起來,往機車騎士的胸口踢下去,學成龍的電影一樣,替天行道。
市場內的面積有限,空間不足,只好往行人通道發展,通道最窄到只容一人通過,兩人就要側身相差而過。檳城市場附近有許多商店,專門賺觀光客的錢,像是珠寶店、按摩店、旅館、禮品店等。
來到檳城市場購物,就是要會殺價,要能奮勇殺敵,大開殺戒,殺得片甲不留。當地人說,他們不來此處購物,因為物價太貴。但我們外國人,不會說越南話,也不好意思要求當地人陪我們逛街購物,只好自己來瞎拼。
檳城市場有個小女孩乞丐,帶著更小的小孩,向我伸手要錢。我知道絕對不能給,否則可能被其他乞丐一湧而上,脫不了身。我問:”Bao neu dien?”(多少錢?)
beggar
她不回答,我也就相應不理。她全身黝黑,摸了一下我的手,使我感覺不舒服,被性騷擾。一旁都是人,她卻不向其他人要,只看上我。
回到對面的檳城車站,一個小男孩向我乞討。我很納悶,為什麼人那麼多,只向我要錢,而對其他人視若無睹?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應該我是有錢的外國人,外國肥羊,連小孩都知道了。仔細想想,原來我的外觀身材高大,皮膚較白,戴眼鏡,肌肉大一號,一副營養均衡的外表,不若本地人矮小、黝黑、乾瘦,難怪會被乞丐看上。
beggar
小孩向我行乞,他們為什麼不向當地人乞討呢?我知道千萬不能給,任何的佈施都可能引來"乞丐潮",把我推擠得無容身之地,無法全身而退,成了"貧賤不能移"。我想要他滾開,但我開不了口,不是因為我有惻隱之心,而是因為我不會講他的語言。
等候的公車來了,車站過小,不敷使用,就停在遠遠的馬路上,候車的乘客就跑上前,我也有樣學樣,就跑上前去搭車,鳥都不鳥小乞丐,他還跟過來,唯恐外國肥羊給跑了。
在這裡,我是越南外勞,高所得、高學歷、高身材,所謂的三高。三高較容易吸引人們的青睞。三高那麼有吸引力嗎?那麼有魅力嗎?應該沒有,因為沒有當地女子向我求婚,也沒有同性戀向我示好,卻唯獨引來乞丐的偏執。
這一帶有許多小販,一律為男性,皮膚黝黑,操流利的英語,身材短小精幹,像是農民的面孔,以單打獨鬥的方式,看到外國人就叫賣,說:
”Where to go?”(去哪裡?)
“Wanna take a ride?”(要不要搭車?)
“Want to travel around?”(想到處玩嗎?)
他們專門賺外國人的錢,唯利是圖,索價偏高,希望帶我去按摩,或載客到附近的市區景點,但我一聽就懷疑會被坑,不願做外國肥羊,任當地人痛宰。原來我這麼膽小,連按摩都不敢。
市區的景點之間很近,用走路就可以到,不願按圖索驥的外國人才會坐計程車。雖然物價低,比起祖國還低許多,但省吃儉用慣了,做不慣大爺,消費習慣改不了多少,無法做火山孝子,可憐的個體戶,賺不到我的錢。或許,我是最不入流的外國觀光客。
如果我願做火山孝子,享受高消費所帶來的生活舒適,可坐計程車,花$250,000越南盾回工作場所,享有更大的空間,更清涼的空調,以及天南地北與司機用英語閒聊,但就無從深入體驗當地的生活。相反的,在羅馬行如羅馬人,我寧願花$3,000坐一小時公車回住處,也不要用40分鐘坐計程機車,花$100,000。誰叫我是三高的省吃儉用的越南外勞。
<作者提摩揚為外語領隊及外語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