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uckland.jpg

 

                                     < previous: Queenstown(上一頁:皇后鎮)>

 

再回奧克蘭

 搭乘晚間的班機回奧克蘭,我們搭最後一班巴士到市區,買來回票,晚上十點鐘.車廂前方是一堆行李架,中間是一堆廣告傳單,任君取用,後方是座位.

 司機問大家要去的目的地,分別送到站.最後乘客都下車了,問我說: “There are 4 YHAs in Auckland.  One is International Hostel; one is ACB, Auckland Central Backpackers; one is Auckland City Hostel….Which one?”奧克蘭有四個青年旅社,一個是國際青年旅社,一個是奧克蘭中央旅社,一個是奧克蘭市青年旅社........倒底是哪一個?)

   “The receipt shows Auckland City.  I am sure it's not ACB.”(收據上說奧克蘭市而已,絕不是奧克蘭中央旅社.)

 我拿出票給他看,上面只寫Auckland City,又說:”I am tired.  I could not walk anymore today.”(我很累,今天不能再走了.)

 於是司機送完整車的乘客後,一邊開,一邊跟我聊,說:“There is a concert tonight.  If you came here earlier, you can join the free concert.” (今晚有音樂會,若你早點到就可免費參加.)

 我說:“You know what?  I wish I could control the flight schedule.”(你知道嗎?我希望能控制航行時間.)意思就是無緣參加這場盛宴,其實我也無心理會住宿以外的事.

 他又再送我們回剛才經過的YHA,我向司機說:”Let me ask them.  I'll be back soon.”(我下去問,馬上回來.)

    我跑下車去問YHA”Excuse me, sir.  I'd like to check if I have a reservation here tonight.  Please do it as soon as you can.  The bus is waiting outside.”(先生,對不起.我想看看是否今晚在此有登記住宿.請快一點,巴士在外面等.)

 服務人員看了一下名單,問說:”You are.....Mr. Yang?  You stay here for 2 nights?”(你是楊先生嗎?住兩晚嗎?)

  “Yes, exactly.”(是的,正是.)

 確定是今明兩晚的住處我才又匆匆忙忙地跑回巴士,大背包上肩,提著所有的行李,用力握司機的手,感謝司機鼎力相助.我們馬上check-in,時間是晚上十一點,感謝只有白天工作的紐西蘭人深夜為我工作.

 

凱利.達頓水底世界 

 

Kelly Tarlton's Underwater World

 隔天早上,簡單問一下YHA服務人員如何到凱利.達頓水底世界(Kelly Tarlton's Underwater World).經過一翻指示,就依指示模模糊糊的上路.

 這個人口1,300,000人的市區,公車總站就在火車站旁,全國最大城的火車站行人不多,街上行人倒是很多,車輛也不少,但永不堵車,空氣清新,真是居住的好環境.

 到市區公車中心,滿頭霧水,不知怎樣搭車到Kelly Tarlton's Underwater World(凱利達頓水底世界),問了一下路人,路人不甚瞭解,突然一輛公車停下來,司機大嚷:“嘿!你要去哪裡?”在這裡竟然有人用中文劈頭就問.

 “Kelly Tarlton!” 凱利達頓水底世界

  “往這條路走第二個條街就是了!”

 楞頭楞腦地找找,經過其他公車司機的指點,楞頭楞腦地找到了站牌,才知道怎樣自行前往.

 凱利.達頓南極探險館水底世界館位於奧克蘭市的海濱,距離市中心6公里,是利用1961年以來即廢棄的污水和雨水蓄水池改建,全部在地下建造.在1983年,凱利.達頓先生首度勘查此處,不久,在1984年開始興建,開發此處成為凱利.達頓水底世界,耗資三百萬紐西蘭幣而興建,最大的工程是建造110米長的防水透明的玻璃通道,依精確的尺寸切割平板,並在烘爐內加溫將平板彎成曲綫形狀.凱利.達頓的決心﹑技術改革和創新創下世界第一:完全透明,防水的水下通道.此種設計隨後成為全世界水族館的藍圖.歷經十個月的施工,於1985125日開放給一般大眾。

 19926月,開始建造一座水下南極寒冷的環境.工程須依潮汐時間開展,結構必須固定在下方的岩石,為了在南極探險館使用時不會冰凍建築本身,周圍的海水,以及上面的公路,都必須進行隔絕處理.此外,還必須清理廢棄的雨水和污水蓄水池內至少1500立方米的沉積物.施工期間,並派員在紐西蘭各地搜尋史考特小屋(Scott House)當時需要的日用品.

 南極探險館199452日開幕,又是另一個世界第一.南極體驗是探索南極荒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充滿驚奇與特有的機會.凱利.達頓大力支持紐西蘭大學海洋和南極科學的研究,以及政府資源保育部救護和恢復生病或受傷的海洋生物.如今,它不僅只是水底世界,還包括南極研究,擁有世界級的驚豔與獨一無二的體驗。

 我拿出折扣劵,少付一成的入場費。首先看到的是1911年的史考特小屋。在1911年,南極探險家羅伯特.史考特上校從英國開始出發,途經澳洲﹑基督城查爾斯港的壯烈的南極之行,展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南極探勘.徐徐如生的歷史古屋,就是探險家記憶的最深處。這間小屋使旅客得以明瞭史考特及其人員的艱難困苦。原本的小屋可供25人居住,此間複製品約為相同大小尺寸,裡面的服裝﹑地圖﹑書籍﹑唱片﹑自動鋼琴和其它設備一模一樣,而原本的小屋,用海草填充保暖,僅有一個爐子取暖,室內通常只能達到攝氏8度,現在它依舊矗立在南極。它還設有一間設備齊全,供地質研究的實驗室和一間出版“南極泰晤士報”的印刷所.攝影師赫伯特.龐丁建立一間小相片沖洗房,並騰出一處放置測量儀器和繪圖儀器.在大約三年裡,這小屋一直是25人探險隊的家.這些擺設,可讓遊客經歷早期南極探險的艱難困苦.

 坐上保溫的雪車,開始一段半南極景觀之旅。每輛雪車可載9人,可用不同的語言介紹車外景觀,車外的氣溫約攝氏零度,外頭的野生動物為國王企鵝,透過車窗可目睹它們在真正的冰雪上玩耍﹑游泳,甚至潛入冰原底下,再也沒有比此更親近國王企鵝的方式。

 國王企鵝體形龐大,站著很少動。當年企鵝從美國安東尼奧市運到奧克蘭市,為了安置企鵝,依政府非常嚴格的規定,建立紐西蘭歷史上第一座性能安全的檢疫設備.終於在199527日,經過45天的檢疫,企鵝置入南極探險館零度以下的居住地,完成紐西蘭南極計劃,此為奧克蘭大學和坎特伯利大學的合作計劃.

 電腦控制的燈光提供南極大陸的季節變化,空氣經過慮後,達到3微米,以防止病原體進入該環境.企鵝的居住環境和它們在南極大陸的自然環境非常相似,滿天的冰雪和0~2度的溫度.

 今日,企鵝的主要危害是海豹﹑鯨魚和飢餓.雖然世上有兩萬多種魚類,但寒冷的南極水域僅是139種魚類的家鄉.南極海洋生物品種小到磷蝦,大到世上最大的藍鯨,長24公尺,重達84噸的動物都有.

 

 seahorse.jpg

 

 Sea horse

 水族館有出生才43天的小烏賊,非常透明可愛,一點都不像會噴墨汁的烏賊寶寶.鮮豔的熱帶魚在水族箱悠游自在,游給魚群看,游給人們看,是魚樂也。

 踏上自動輸送的走道,上方是海洋,中間隔著透明玻璃做成的隧道,鯊魚﹑大海鰻﹑刺鰩﹑龍蝦,以及數以千計的魚群呈現在眼前,所看到的景物,一如潛水夫眼中紐西蘭眾多的海洋生物。

遊客在有機玻璃通道的水下行走,走入海底而不會淋溼,琳瑯滿目的海洋生物環繞四周。自動輸送的步道帶領前進,海洋之美,美不勝收,大型刺鰩從頭上遊過,海龜拍著四肢從身旁飄過,海鰻躲藏在岩縫裡,與嚇人的深海掠食動物──鯊魚直接面對面──只不過數公分之遙。這些景觀,以往只有全副武裝的潛水夫才可看到紐西蘭海域獨有的海洋生物.

 

伊甸山

 才不過兩個多小時就逛完了,實在出乎意料之外.只好搭車回市區,到伊甸山(Mt. Eden)伊甸山是離市中心最近的火山,20,000年前就停止噴發,成休火山了.離市區很近,是許多觀光客的朝聖地.我們從車站走了兩小時,始矗立高約196公尺的山頂,並將整個大奧克蘭地區一覽無遺,當初不花15元紐幣登上摩天塔(Sky Tower)是正確的.

 

 cracter.jpg

 Crater

    走向綠草如茵的伊甸山,我們不用地圖,反正只要往上走就可以了.伊甸山相當好爬,山頂上有毛利人曾使用過的要塞,稱做Pa,年代可溯及十二世紀,據說全盛時期,這裡曾有3,000名毛利人居住.

 矗立在山頂,觀賞周圍多座火山景致,四周盡是浩浩的大奧克蘭地區,以成功的都市綠化的模式無邊無際地展開,點綴著許多低矮的建築.北邊的懷特瑪它港(Waitemata Harbour),奧克蘭港灣大橋(Auckland Harbour Bridge)塔卡普瑪島(Takapuna Is.),西邊的懷提瑪塔港( Waitemata Harbour ),東北方的蘭基多多島( Rangitoto Island )摩吐它普島( Motutapu Island )映入眼簾,以市中心為基準,摩天塔又為市中心的最高點,四面八方輻射出去.四面八方的自然美景,如眾星拱月,形成特有的奧克蘭印象.其中以北面的市中心區最有看頭,最出名的是摩天塔( Sky Tower ),高高地豎立向天際,如一根弓箭,一柱擎天.許許多多著名的企業也在此設分公司,一棟棟的高樓大廈拔地而出,一如伊甸山欣欣向榮的草木,充滿生機與活力.

 火山口呈盆地狀,臨近周遭盡是蘢的草地,一片綠油油的,甚為養眼,油亮了眼睛,也油亮了心.放眼望去,360度的全景全面展開,一側是太平洋,另一側是塔斯曼海(Tasman Sea).我看到有人在排字,心想我也應該可以“不讓古人專美於前”,在眾目魁魁之下搬門弄斧,於是就跑下陡峭的火山口,移動乾硬的火山熔岩,動手又動腳,岩石撞擊聲響徹整個火山盆地,最後重新將字拆成我的英文名字簡寫──TIM,而後又奮地排出我的中文名字‘源’,很欣喜地擺個姿勢,照些像,留給其他的觀光客看,留給下一代看,留給天公看,也留下完美的句點.

 希望觀光客﹑下一代﹑天公都不是中文文盲.

 不在太歲頭上動土,只在火山口動手腳”.“太歲頭上動土”是大膽的行徑,我在火山口上排字,更是擔大包天,希望我這“大無畏”的行徑,天神能永遠銘記我的事蹟.

 這裡是地質考古的奇觀,奧克蘭市坐落在地峽,周圍有48座休火山,150,000年前就終止爆發,也曾為毛利部落的家鄉,毛利人在這肥沃的土壤開墾花木,如今奧克蘭肥沃的山谷和島嶼是贏得大獎的釀酒場的故鄉.

 

 

維多利亞公園市場

 早上應該check-out,但另一處旅館要下午兩點後才可check-in,於是將一大堆行李寄放在原旅館。為了將行李放在儲物箱,我多付一塊紐幣,卻無法找錢,有點不甘願.而後check-out,晚上還用它的廚房煮了一頓飯,再用一下餐廳才甘心多付一元.

 紐西蘭玩了這麼多天,沒有買什麼紀念品,實在說不過去,於是想逛逛維多利亞公園市場(Victoria Park Market),“大概逛個上午就夠了.”我猜想。

 該市場以米色的煙囱成地標,有80家店舖,裡面禮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美不勝收,真想買為己有,但只能鎖定最想要的小紀念品。西方國家不宜討價還價,全部商品都是不二價,不能享受議價的樂趣。但逛了不久,看看時間,離下午市區觀光的集合時間還有一小時,只買木雕作品﹑水晶飾品等小飾物,以及奇異糖回國送親友分享。趕緊買個便當,走回飯店,時間實在來不及了,西方人又很守時,約定的時間就會到。最後只好用跑的,還好對方尚未到。滿頭大汗地跑到飯店櫃台,上氣不接下氣狼狽地問服務員:”I am Timothy.  Is there anybody looking for me?”(我是提摩西,有沒有人找我?)

 對方說:”No.  Nobody.”(沒有,沒有.)

 我想check-in,但尚未下午兩點,還不是時候,於是我就在高級豪華的飯店外,猛喘氣,邊吃廉價的便當邊等待,樣子十分不搭調.

 

                                  (下一頁:奧克蘭之三)>

 

arrow
arrow

    tim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